1 / 18
文档名称:

人民教育,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读书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民教育,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读书心得.doc

上传人:小雄 2020/12/9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民教育,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读书心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民教育,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读书心得
读《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 与教育指导纲要》有感 暑假里,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对《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
与教育指导纲要》这本书初步地阅读了一遍。感觉到这本书 既有理论,又联系实际,深刻剖析了当前学校学生工作中存
在的问题,又对症下药,指出了克服这些弊端的方法、路径 和策略,可以说对我们班主任从事学生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这本书的第一编,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儿
童发展问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产及生 活方式的转型、社会结构变迁、中国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 社会文化生态复杂化等都对儿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其 中有许多是负面的、消极的,这对当代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 比如在我们的学生中,爱国意识淡漠;独生子女的“自私:“缺 乏合作精神:缺乏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等。而当前学校教育 的现状则是品种繁多,但教育内涵不足;基础性的内容多, 发展性的内容少、虚;针对个案开展的研究多,针对学生群 体的研究与改革少。在当前的班级建设过程中,感受不到班 级生活的种种教育性,就是班主任也缺乏内在的发展性。可 以说,对当前学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得非常透彻, 把握得非常到位。
认识到了问题,那应该怎样转变呢?本书第二编从思想 上告诉我们,要形成生命成长的全程意识、形成生命成长的 综合意识、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指导我们在开展学生工作 时要实现成长教育的系列
性,活动要有系列性,不是零散的,点状的;要实现成 长教育的有机性;要实现活动的育人价值。接着,它就从具 体的操作层面告诉我们实行改革的路径策略,如在班级领 域,就可以开展岗位建设与班级小干部培养、班级文化建设、 主题班队会,还有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学生工作与学科教 学的沟通与融合,为我们班主任指明了一条非常明确的道 路,我们可以照着它去实践、去探索、去研究,少走了许多 弯路。
该书对于班主任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一点还体现在它对
义务教育阶段一到九年级的学生发展特点及成长需要与教 育系列活动作了非常细致的阐述,使我们每一年级的班主任 能够快速熟悉学生特点,开展各种活动,进行教育工作。比 如它在五年级的工作要点中提到“促进亲子沟通,共同应对升 学压力”,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虽然我们常州地区五年级还没 有面临升学的压力,但“亲子沟通”这一做法我觉得很好。联 系我们班的实际,在上学期期末时,班级里出现一部分学生 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我通过家访得知,这些孩子的家长期望 值很高,但忙于工作,与孩子沟通较少,而孩子也无法体会 父母的一片苦心,就这样,双方存在着代沟。看到上海华坪 小学陆敏老师开展的“架设心灵之桥”系列活动,我很有启发, 在这学期,我决心也要从这一点上入手,促进亲子沟通,亲
密家庭关系,从而使学生要学、乐学。本书最后还帮助班主 任概括归纳了班主任工作的几条''智慧之策:一是要解读学 生,从关注个别学生转向关注全体学生,从关注抽象学生转 向关注具体学生,从借鉴他人理论、观点转想具体研究本
班学生,从相对单一的研究视角转换到综合性的研究视 角。二是要形成教育主题与整体策划,三要增强班队活动展 开过程中的智慧,四是要辨名主题教育活动的类型差异,五 要把握主题教育活动的展开逻辑。这些具体的方法给我们班 主任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只要我们踏着它的足迹前进,就一 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总之,我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我会把它的理论转化 我的行动指南,尝试去实践它的策略、方法,主动探索,自 觉研究,我相信,在它的指导下,我的班主任工作一定会做 得更加出色。篇二:参加''新基础教育”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新基础教育”中的教师发展与成长
参加“新基础教育”培训活动之心得体会 重庆市江北区雨花小学校严虎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转型性变革
综合研究。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转型性变
革的理论研究、二是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实践研究。
“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可以用
五个字来进行概括:一是“真”
真心为了孩子发展,为了
教师的发展。促进人的
生命的真实成长; 二是“整,,—整体改革、整体思维、综合思维;
三是“实,,_先听初建课,再听重建课、二度重建课;
深入到教师日常生活方式改变;
五是“升”—生命的真实成长与发展。
“新基础教育”的“魂”,即这项研究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
现在四个方面:
—、学生立场
K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
2、学生立场意味着学生的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 点和岀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 成事***——在成事中***,以***来促成事
三、 育人价值——挖掘和转化
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