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元宵节感悟三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元宵节感悟三篇.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0/12/1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元宵节感悟三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元宵节感悟三篇

  今天是元宵节。
  早晨七点,被一阵阵鞭炮声将我吵醒,睡眼惺忪的我,感觉有些莫名的烦躁。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21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忆中小时候的元宵节应该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然后一起放焰火的节日。但人越成长,对节日就越感到莫名的恐慌和忧伤。或许是因为年纪和环境的原因,现在再也找不到以前过节的感觉和兴奋感。站在阳台上经过窗户往下望,小区里嬉戏的孩童不时燃放的鞭炮声和嬉笑声不由得将我带入了儿时的记忆。
  儿时的故乡,元宵节,除了全家一起包汤圆、煮汤圆和吃汤圆以外,农村的小孩子们白天会到自己家地里去搜集柴禾。搜集起来的柴禾堆积在一起,等到晚上吃完汤圆以后,大大家就会领着小孩们到地里一起点燃白天搜集起来的禾堆,然后围着火堆,点燃火把,唱着童谣:“虫虫蚂蚁赶下河,赶到村前河……。”整个山坡和田地里,全是柴禾燃烧照亮的景象,孩童们放着鞭炮,燃着焰火,唱着童谣,流连在元宵夜晚的狂欢童稚之中……
  经过很多年,离开故乡在外闯荡,才知道外面的汤圆是圆形的,和我们故乡自己手工制作的汤圆不论从形状或是感觉上全部有很大的区分。“一群鹅,飞下河,漂的漂,落的落。”这首童谣里所唱的应该就是故乡汤圆的真实形状写照。小肚如鼓的“三角体”汤圆撒入滚水锅中,沉沉浮浮,确实像一群调皮的小鹅在河塘里自由嬉戏。故乡的汤圆是有菱角的,看上去下圆上尖,感觉有点端午节包的粽子的外形,但它没有粽子的方角,它要比粽子圆和看上去愈加精巧。故乡汤圆的做法很复杂且馅料种类很多。通常来说,糯米在做成面的工序就很复杂和费力气,故乡人一旦到了腊月十五过后,每家每户全部会在一个石头雕凿出来的“砚镦”里槌研糯米面。糯米面做的汤圆,馅是用猪板油、花生、核桃、芝麻、白糖、冰糖、陈皮或红糖酥麻等多个东西混合制成的。高粱面做的汤圆,馅是酥麻红糖舂細混合在一起做成的。童年的记忆里,后者当然没有前者香,没有前者爽口。因为那时生活条件和经济的原因,前者关键是招待来拜年的客人吃的,后者大多是主人自己吃。但不论是什么材质和馅料制作的汤圆,包制时候难度全部很大,稍有不慎,将会造成包制出来的汤圆极难看和漏糖。小时候一直很不能了解为何故乡人要这么做汤圆的外形和不厌其烦的教我们学会怎样制作。老大家也没法说清楚为何要将汤圆包制成有菱角的外形,也没法解释到底这种外形的汤圆传承了多少代。
  汤圆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关键吃食,但在我的故乡,吃汤圆,是从正月初一早上开始的。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包汤圆,吃汤圆。年初一这一天,男男女女,一家老小全全部团聚在一起,包含已近出嫁了的女儿一大早领着丈夫和儿女们回来拜年,全家尤其的快乐。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那些油腻的、酸的,辣的,麻的,咸的……全部会临时放到一边,最好的选择,当属汤圆。因为汤圆的馅是甜的,暗喻着生活是甜美的,暗喻着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像汤圆一样甜甜美美。当然,在包汤圆的时候,假如哪家有调皮的小妹,包制汤圆时,就会偷偷有意包上多个咸辣味道的汤圆,专门盛给她姐夫们,让她们出出不伤大雅的洋相,逗乐一家人。在笑声中,全家老少亲情融融,其乐融融。春节过年,有了这么的欢声笑语才算是喜庆多多。
  现在猜想,故乡的老人之因此将汤圆包成有菱角的形状,估量跟祖辈的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