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程序使用说明
(一)程序主窗口使用说明
1.程序功能
1)在主窗口左侧的“交通量”框架中 , 打开“交通参数输入窗口”输入交通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交通量计算确定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计算对应各种设计指标(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
开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以及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的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并输出。
(2)在主窗口右侧的“路面设计参数输入”框架中,程序规定“路面结构的层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1 ,9] ,
当文本框中的数据输入正确时,其右侧命令按钮上字体“路面结构的参数输入 ... ”呈黑色(否则呈模糊灰
色),单击此按钮,即出现“沥青路面结构参数输入窗口” ,通过该窗口输入沥青路面结构参数, 包括“路
面材料名称”、“结构层厚度( mm)”、“材料模量( MPa)”、“材料泊松比”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弯拉强度
(MPa)”以及“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 mm)”,为下一步进行沥青路面设计和路面结构验算服务。
(3)在主窗口左下侧,打开“路面结构验算公共参数输入窗口”输入“路面结构验算公共参数” ,包括“季
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基准路面结构温度调整系数”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和“基准等效温度”等。
(4)在主窗口右下侧的“验算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和路面防冻厚度”框架中 , 当用户选择“二者皆验算”
或“仅验算前者”单选按钮时, “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参数输入” 命令按钮上字体呈黑色(否则呈模
糊灰色),单击此按钮,即出现“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参数输入窗口” ,通过该窗口输入验算沥青面层
低温开裂指数的有关参数。输入的项目为: “公路所在地区路面低温设计温度” ,“路基类型参数”和“面层
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的蠕变劲度”等。
5)根据输入的路面结构组合,程序选择相应的设计指标进行路面结构验算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路面结构中拟定设计层厚度。
根据用户对主窗口中“路面设计类型”的选择,程序可进行新建路面设计或改建路面设计。
当用户在主窗口右下侧的 “验算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和路面防冻厚度”框架中 , 选择“二者皆验算”单选按钮时,程序还对所设计的路面结构进行防冻厚度验算。
6)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和路表验收弯沉值。
2.为方便用户输入,程序增加了一个新的重要功能,即在每一个窗口中,当鼠标停留在输入参数名的标签上时(无标签时则为文本框) ,即出现一个淡黄色的文本提示,提示内容包括该参数输入值的取值范围以及单击标签将可能显示的《路面设计规范》中与该参数有关的内容或表格以及与该参数输入有关的说明等。如果提示中有后一个内容,则当用鼠标单击该标签时,将会出现一个窗口,窗口中显示《路面设计规范》中与该参数有关的内容或表格以及与该参数输入有关的说明等,为输入该参数提供帮助。
3.原始数据输入补充说明(在“系统总说明”中介绍过的内容不再赘述)
(1)当单击“公路等级”组合框右侧的箭头时,即出现“公路等级”下拉菜单,供用户选择。
(2)在“路面设计参数输入”框架中:
程序规定“路面结构的层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1 , 9] 。
b.
程序规定“路面设计层位”的取值范围为
[1 , M]( M为路面结构的层数) 。
c.
程序规定“设计层起始厚度”的取值范围为
[10
,400]
( mm)。
d.
程序规定“设计层厚度增加的步长”的取值范围为
[10
, 50]
( mm)。
(3)程序规定“新建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取值范围为
[1 ,1000]
( MPa)(注意:“规范”第
条规定,
8
新建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值应大于 40MPa 。为了给用户设计计算有更大的灵活性,当用户“新建路基顶面回
弹摸量”输入值小于上述“规范”推荐值时,程序对此有所提醒,但允许用户根据实际设计情况自主选择) 。
(4)程序规定“原路路基顶面回弹模量或改建后未划入路面的原路路基和留用路面结构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的取值范围为 [1 ,3000] (MPa)。
(5)程序规定“改建后新加铺路面最下层的层位”的取值范围为 [1 , M]( M为路面结构的层数) 。
(6)程序规定“新建路基或原路路基或改建后未划入路面的原路路基和留用路面结构的泊松比”的取值范围为 [ , ] 。
(7)根据“规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