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 在继续加强歌唱教学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合唱的教学。欣赏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从声乐、器乐,综合性音乐作品都有所涉及,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教材的梳理与组合。
教学内容标准
(一)感受与鉴赏
A、 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有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听辨常见的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听辨旋律的高低、强弱、快慢。
B、 音乐情绪与情感
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C、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有反应。
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1-2首。
D、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歌舞、民间器乐曲、等音乐,了解其不同风格。
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A、演唱
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能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做恰当的反应。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能简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演唱。
B、演奏
乐于参加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学会1-2首。
C、综合性艺术表演
能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担当一个角色;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评论。
D、识读乐谱
能用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识读简单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常用记号。
(三)创造
A、探索音响与音乐 能自制简易乐器,运用人声、乐器……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B、即兴创造 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能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C、创作实践 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A、音乐与社会生活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从广播、电视、磁带、V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乐于听音乐会或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B、音乐与姐妹艺术 接触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C、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能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故事、诗朗诵配乐;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课时安排:
第1-2周:第一课:《我爱妈妈,我爱中华》《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 (三课时)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