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5/03/01 1 唐山二十三中语文组 2005/03/01 2 唐山二十三中语文组【《考试说明》要求】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05/03/01 3 唐山二十三中语文组一、思想感情: 考查的主要有三点: 1 、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骨圆月——团圆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法:见前“鉴赏表达技巧部分” 2005/03/01 4 唐山二十三中语文组二、内容主旨: 1 、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 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 2005/03/01 5 唐山二十三中语文组三、意念、意境在诗歌鉴赏主观题型中,还要注意“诗中三意”: 意念、意象、意境。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念头、志向、情感、情调等; 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意象”; 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是诗歌鉴赏的三个层面,我们在完成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对这三个方面的掌握。 2005/03/01 6 唐山二十三中语文组意境是作品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诗人的“情”与“理”,即“意”; 诗中的“境”包括事物的“形”与“神”,即“象”;“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特点一般又与诗人的风格一致。主要考察 1、意境的领悟; 2、意境的比较。对诗歌作品中“意象”的分析应包括“意念”和“意象”两个部分。在题目要求对其“意境”进行鉴赏的时候, 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形神”“情理”并重,先写出诗中的表层意思,即“意象”,再写出诗人的感情,即“意念”。如下面这道题: 2005/03/01 7 唐山二十三中语文组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 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翠微:青翠的山色取次:随意在这首词中,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5/03/01 8 唐山二十三中语文组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或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同时,诗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的反映,一般在浓郁的感情中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社会风云、生活智慧的闪光。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不是平白直露,而是隐晦曲折的,需要考生深入领会把握。 2005/03/01 9 唐山二十三中语文组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2005/03/01 10 唐山二十三中语文组☆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