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化学植筋.docx

格式:docx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学植筋.docx

上传人:endfrs 2016/5/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学植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化学植筋 1. 定义: 在已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根据工程拟需用钢筋规格以适当的钻孔直径和深度,采用化学粘合剂使新增的拟用钢筋与原混凝土粘合牢固,使新增钢筋如同预埋钢筋,钢筋的强度得以充分利用,并发挥至设计所期望的性能。在主体施工时为考虑墙压筋在框架柱中预留位置位移、埋设过深及构造柱插筋预留位置易位移等问题,填充墙体的墙压筋和构造柱的主筋均采用植筋法施工。要求植筋过程中严禁切断原结构中钢筋,墙压筋钢筋采用φ6 ,构造柱钢筋Φ 12 。植筋选用建筑植筋专用胶。 2. 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材料 植筋胶:建筑植筋胶,使用前查看其锡箔包药剂上注明的生产日期及终止使用日期。 钢筋:拟植钢筋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且钢筋表面不得有锈蚀情况并不得沾有油污。 施工机具:冲击电钻、电动搅拌机械、小型吹风机、容器、自制毛刷等。 施工工艺流程: 植筋的定位、放线→植筋的钻孔→钻孔的清理和处理→钻孔的验收→钻孔注胶→植入钢筋并临时固定→固化→植筋的检验→植筋的保护。 操作工艺: 对拟植钢筋位置进行定位放线:先弹出所需增加结构的位置线在植筋处把原结构钢筋的保护层凿除,探明原结构钢筋的位置(如遇原混凝土结构内钢筋位置影响现场可适量调整被植钢筋的位置) ,后用粉笔标出被植钢筋的位置。 植筋的钻孔:首先确定钻孔的深度和孔径, (钻孔深度: φ6 钢为 90mm ,Φ 12 钢筋为 140mm ,钻孔孔径φ6为φ8,Φ12 为Φ 14 )后用冲击电钻钻孔。 钻孔的清理和处理:钻孔后,必须用毛刷(自制)刷出孔内灰尘,后用吹风机吹出灰尘而完成清孔,以保证粘合剂与混凝土的粘合。 钻孔的验收:钻孔清理后,应由工长、质检员逐孔对钻孔孔径、孔深、清孔情况进行自检后,报业主、监理逐孔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 钻孔注胶:注胶时应注意排除钻孔内空气,为达到此目的需将混合嘴尽可能插到孔内底部。注胶时应保持钻孔内的干燥,胶注入深度为孔深的 2/3 ,并以钢筋植入后略有被挤出为宜。 植筋:必须采用无锈蚀的钢筋植入钻孔,后缓慢将钢筋旋于孔中以利于胶与孔壁的粘合。植筋前沿增加墙体处搭设双排脚手架,用于钢筋的临时固定,植入后的钢筋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粘合剂固化。 固化: 根据实际的环境温度(5℃- 25℃) 确定胶的凝胶时间为 25min ,胶的固化时间为 。植筋后粘合剂在凝胶期间至完全固化为止,须保证钢筋固定不动。 植筋检验:待粘合剂固化后,对所植钢筋进行现场植筋的拉拔试验,以检验植筋的性能。 3. 质量标准 建筑植筋胶进场后必须检查出厂合格证、生产日期和终止使用日期,以防止使用不合格品及过期产品。 正式施工前必须植不少于 3 根钢筋进行拉拔试验,实测的轴向锚固拉力荷载值, 全部超过破坏荷载值后方可进行大批量施工 拟植钢筋必须采用无锈蚀的钢筋并不得粘有油污。 钻孔后, 必须用毛刷及清洁的压缩空气清孔, 并保持孔内干燥。并必须逐个对孔深、孔径及清孔情况进行验收,并做好隐检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植筋。 注胶时,第一次打出的胶不用,注胶从孔底开始,注入孔的深度以植筋后须保证胶被略有挤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