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妇产科护理技术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妇产科护理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shujukd 2021/2/20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妇产科护理技术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院
妇产科专科护理技术规范
第一章 孕产期护理技术 2
一、子宫底高 度和腹围的测量 2
二、四步触诊 2
三、胎心音听诊 3
四、胎心电子监测 3
五、胎动计数 4
六、分娩期护理 4
七、外阴部消毒 4
八、会阴保护 5
九、会阴切开缝合 5
十、会阴护理 6
十一、子宫复旧护理 6
十二、母乳喂养 7
十三、乳头皲裂护理 7
十四、乳房按摩 8
十五、产褥期保健操 8
十六、引产术护理 9
第二章 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技术 9
一、眼部护理 9
二、脐部护理 9
三、臀部护理 10
四、沐浴 10
五、奶瓶喂养 11
第一章 孕产期护理技术
孕产期护理是孕产妇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护士应以良好的护理技术,在孕期促进孕妇健康,预防并发现妊娠期并发症;在分娩期关心和支持产妇,及时发现产程异常,科学接生,避免分娩合并症,促进母婴安全;产褥期及时评估和观察产妇、新生儿状况,按照产科护理常规给予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实施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康复和新生儿护理知识,促进母婴健康。
一、子宫底高 度和腹围的测量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是否为高危妊娠、腹形及腹壁张力。
、光线、隐蔽程度。

(二)操作要点。
,取仰卧屈膝位。
,另一端贴腹壁沿子宫弧度到子宫底最高点为宫高。

(三)指导要点。
告知孕妇测量宫高和腹围的意义和配合事项。
(四)注意事项。



二、四步触诊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光线、隐蔽程度。

(二)操作要点。
,暴露腹部。
:检查者面向孕妇,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然后以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分。
: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
:右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握住胎先露部,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并左右推动。
: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入口方向下压再次判断,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三)指导要点。


(四)注意事项。
,以取得配合。
,保护隐私。
三、胎心音听诊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胎位及腹部形状。

(二)操作要点。
,暴露腹部。
,记录。
(三)指导要点。


(四)注意事项。
、腹主动脉音及脐带杂音相鉴别。
>160/min或<120/min立即吸氧并通知医生。

,注意保暖和遮挡。
四、胎心电子监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胎位及是否为高危妊娠。
、温度及隐蔽程度。
(二)操作要点。
,暴露腹部。
,固定于胎心音最强位置。

,指导其使用方法。
,无宫缩时将宫腔压力归零。
、宫缩、胎动显示及描记情况,注意有无不适主诉。
(三)指导要点。
告知孕妇胎心监护的意义及配合方法。
(四)注意事项。
,避免空腹监护。
,注意探头是否有滑脱现象,及时调整部位。
,如有异常可延长时间,并通知医生。
五、胎动计数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评估孕周及是否为高危妊娠。
(二)操作要点。

、中、晚平静状态下各1h计数胎动。
,为12h胎动总数。
(三)指导要点。

,立即就诊。
(四)注意事项。
孕28周到临产均应计数胎动,应坚持每日监测。
六、分娩期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