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
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
讲述内容
一、粉尘的分类和危害
二、总粉尘浓度测定
三、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
四、粉尘分散度测定
五、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
一、粉尘的分类和危害
1. 生产性粉尘的定义
粉尘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病。
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
一、粉尘的分类和危害
----非常广泛
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
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
机械制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
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
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
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
包装物品等生产过程,
宝石首饰加工均可能产生生产性粉尘。
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
一、粉尘的分类和危害
按粉尘的性质、来源,生产性粉尘可分为
(1)无机粉尘
矿物性粉尘:石英、石棉、滑石、煤等
金属性粉尘:铅、锰、铁、锌等及其化合物;
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
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粉尘;
植物性粉尘:棉、麻、谷物、亚麻等;
人工有机粉尘:有机染料、合成树脂、人造有机纤维粉尘等。
(3)混合性粉尘:在生产环境中,以单纯一种存在的较少见,大多数情况下以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称为混合粉尘。
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
一、粉尘的分类和危害
4. 粉尘颗粒物的分类
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对人的危害不同,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将粉尘颗粒物分为五类:
(1)降尘:一般指粒径大于30μm的可自然沉降的大气固体颗粒物。其在空气环境条件下,靠重力能够自然沉降。
(2)总悬浮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即TSP;总悬浮颗粒物在大气中悬浮时间长,沉降速度慢,难与彻底自净。
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
一、粉尘的分类和危害
(3)可吸入颗粒物(IP):为“空气中≤10μm的颗粒物”。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μm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μm的颗粒物才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4)胸部颗粒物(TP):是指IP中能穿透咽喉的那部分颗粒物。TP的上切割粒径为30μm,即没有一个粒径大于30μm的颗粒物能穿过咽喉部。TP的50%切割粒径 D50=10μm,即100个粒径10μm的颗粒物,能够有50个颗粒物能穿透咽喉部,具有上述特性的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称为PM10采样器,因此TP又可用PM10表示。
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
一、粉尘的分类和危害
(5)呼吸性颗粒物(RP):是指IP中能透过非纤毛气道(指肺泡部分)的那部分颗粒物。对健康人群RP上切割粒径为 12μm,D50=4μm;对于高危人群(儿童、年老体弱和有心部疾病的人)RP上切割粒径≤7μm,D50=。根据上述特性设计的呼吸性颗粒物采样器,分别称为PM4采样器和 PM 。因此,对健康成年人的RP称为PM4,高危人群的RP称为 PM 。
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
总粉尘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的粉尘。
呼吸性粉尘:按呼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无纤毛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的粉尘粒子,,且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
对分别制定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PC-TWA的粉尘,应同时测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一、粉尘的分类和危害
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
一、粉尘的分类和危害
生产性粉法的种类繁多,理化性状不同,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危害可概括为如下几种:
(1)全身中毒性:如铅、锰、砷化合物等粉尘;
(2)局部刺激性: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3)变态反应性: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4)光反应性:如沥青粉尘引起光感皮炎;
(5)感染性: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