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有关某铅锌矿矿床结构特征-成矿及控矿原因的探讨]黑矿型矿床 结构.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关某铅锌矿矿床结构特征-成矿及控矿原因的探讨]黑矿型矿床 结构.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3/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关某铅锌矿矿床结构特征-成矿及控矿原因的探讨]黑矿型矿床 结构.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关某铅锌矿矿床结构特征\成矿及控矿原因的探讨]黑矿型矿床 结构

  摘要:依据矿区内大百分比尺地质测量及主结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对矿区内主结构特征、含矿性和矿床的成矿规律、控矿原因进行了解析。并结合区域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条件对某铅锌矿床的找矿远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成矿规律;控矿原因;主结构;铅锌矿
  中图分类号:TD219文件标识码:A
  1 区域结构特征
  该矿区在南岭东西向结构带,川滇南北向结构带,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的联合作用下,结构应变很复杂,以逆冲断层,紧密褶皱发育为特征。北西向、北北东向结构很显著。区域内大的结构有4个,即云炉河-银厂坡断裂带、垭全部-蟒洞断裂带、威水断陷盆地结构带、威宁水城褶皱带。
  云炉河-银厂坡断裂带
  在昭通-曲靖深大断裂带东侧,走向15°~30°,倾向东,倾角45°~60°,NE端在云炉河交于垭全部-莽洞断裂带上,SW向延伸进入云南会泽。断裂带内逆冲断层发育,含有经典的多期活动特点,主断裂为云炉河-银厂坡逆冲断层。经历多期断裂结构活动,形成了云炉河-银厂坡成矿亚带多样的铅锌控矿系统。在结构发育或结构复合部位往往控制铅锌矿床,在主断裂带内及其派生的羽状断层、层间破碎带或多组断层交汇部位控制铅锌矿体。层间破碎带内的矿体,多呈透镜体状和似层状。
  威宁-水城褶皱带
  由NW向的威水背斜、偏坡向斜和和之相伴的水城断层等纵断层组成。褶皱带长约120km,宽15~20km。三个紧密褶皱大致呈左行排列,褶皱紧密而不对称。NE 翼地层倾向NE,倾角30°~54°,SW翼地层陡立,甚至倒转,倾角60°~90°。褶皱带显示出强烈的挤压变形特征,表现在其翼部可见大量的层间劈理、层面擦痕、压溶缝合线和结构透镜体发育。褶皱带内的纵断层均为高度逆冲断层,含有多期活动特征。
  威水断陷盆地结构
  该结构带变形特征很显著, 斜跨贵州西部并向北西延伸至云南, 向南东延入广西, 在云南省内长约400km,宽50~70km, 总体走向300°~310°。燕山期结构变形很强烈, 表层褶皱、断裂卷入了古生界至三叠系、侏罗系, 被上白垩统不整合。由一系列平行、线状褶皱及和之同向的断层组成其主体, 含有雁列式或斜列式的组合特征。背斜轴部的逆冲断层是该成矿带亚带的关键导矿结构,早期以挤压为主,中期显示张性活动特点,到晚期关键为剪切平易叠加。在纵横断层交切部位铅锌矿化最强烈。铅锌矿床关键产于背斜近轴部及SE倾伏端,矿体关键沿断裂破碎带,层间挤压虚脱部位呈陡脉状、似层状产出。关键矿床有青山、杉树林、上石桥等。
  垭全部-蟒洞断裂带
  在威水断陷盆地北缘,以逆冲断层及短轴背斜发育为特征,背斜多被NW 向纵向逆冲断层和NE向横断层切割或错断,结构总体走向310°倾角70°~85°。垭全部-蟒洞主断裂是区内形成早,活动延续得最晚的一条深切基底的大断裂。该断裂始于晚奥陶纪末全部匀运动,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切割和限制了海西-印支、燕山期或更晚的东西向和北东向的断裂,沿断裂两侧沉积作用差异十分显著。在主干断裂剖随带及其下盘的次级层间挤压带往往控制铅锌矿体,矿体关键呈似层状。在多组断裂交汇部位往往控制铅锌矿床,其规模关键受结构面的空间控制,膨胀收缩,尖灭再现现象显著。
  2 矿床主结构特征及控矿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