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忌盲目电子信息产业转移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变得严峻,但就电子信息产业来说,从我国来看,中西部地域承接东部地域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后发优势很突出。现在中西部地域的工业增加,包含投资、消费的增速全部高于东部地域,但和第一季度不一样的是,中西部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转移目录》强调对产业转移的引导性、表现区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和现行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是引导产业有序转移的行动指南。《转移目录》对不一样区域的产业转移指导所表现出的方法、效果和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东部地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和转移工作已经开始。《转移目录》对东部地域的作用,一是主动促进技术升级,避免低级反复产能的扩大和发展,并以此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二是在规范其产业转移的路线上,使得东部地域在转移过程中有据可循,避免高耗低效。
对于正在进行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而且转移动力强劲的中部地域来说,《转移目录》有主动的引导和推进作用。《转移目录》的公布对于这些地域可谓“立即雨”,指出了转移的详细内容和方向,使中部地域能够根据《转移目录》立即调整转移的政策内容和计划方向,企业也能够愈加清楚地调整战略计划和产品技术发展方向,降低调整风险,提升综合效率。
而《转移目录》对于西部地域的作用则和东、中部地域完全不一样。西部地域产业发展的基础较弱,产业升级和转移更需要快速和稳步协调一致,需要重新认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面对现实,利用发展机遇,进行合理计划,制订适合地域特色的主动稳健、科学合理、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计划和对应的扶持政策;需要发明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有效的产业政策,形成开放的产业文化气氛,培育扎实的产业优势基础。产业升级和转移需要多个原因协同作用,更需要环境和基础的匹配才能实现。
和东部相比,西部地域工业基础比较微弱,在人才、资金、市场、信息等创新要素和政策环境方面全部相对较弱,产业链的完整性、系统性、协调性也有不一样程度的缺点,产业整体能力建设需要稳中求快,更要未雨绸缪。所以,《转移目录》对于当地将含有更为主动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能够避免承接和引入低级、落后、淘汰的产业,造成新的区域经济和产业危害。
对于现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