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06能源因素地识别与评价.pdf

格式:pdf   大小:1,039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6能源因素地识别与评价.pdf

上传人:新起点 2021/3/9 文件大小:1.0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6能源因素地识别与评价.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能源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刘立波
主要内容
• 一、标准中对能源因素的定义与要求
• 二、能源因素的识别对象
• 三、能源因素的识别方法
• 四、能源因素的评价方法
一、标准中对能源因素的定义与要求
定义
能源因素 energy aspect
在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影响能源消耗、
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
• a) “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指明必须到与产品
和设备设计过程、设备运行过程、流程改造过程
、服务过程等有关的活动中去识别;
• b)“对能源使用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不论这
种影响是明显的,还是潜在的,也不论发生在什
么环节上。只要对“能源使用效率”产生影响,
才是能源因素。本标准强调了两方面的影响:一
方面是对能耗的影响;一方面是对能源效率的影
响。如对发电煤耗的影响,对耗能设备效率的影
响等。
能源因素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 a) 识别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
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能源因素,包括
应考虑已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变更的活动、产
品和服务等因素;
• b)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以及组织的
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等,对能源因素进行评价
,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
• c) 将上述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 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时,应对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加以考虑。
二、能源因素的识别对象
能够控制的能源因素
• 第三条 本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
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
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
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
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
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
合理地利用能源。
• (摘自节约能源法)
经济上合理的节
减少使用量-按需用能
能措施 合规做法 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减少损失能耗-提高用能效率 以及环境和
社会可以承
供给能源
经济上不合理的 不合规做法 受的措施
可梯次或循环利用的能源 节能措施
存在未来的
现今技术条件下必须使用 节能潜力
的有效能和必须损失
的能源
能够施加影响的能源因素
• “能够施加影响的”是指涉及相关方
的能源因素,组织虽然不能直接控制
这些能源因素,但可以对相关方提出
控制要求,施加影响。
• 例如:锅炉、中央空调等主要用能设备
运行维护提供商。
能源因素的分类
目前技术不成熟或
节能机会 应急控制点
者不经济节能机会
信息收集/研
节能技术改造 运行节能管理 应急管理方案
究创新
产品工艺设计 人机料法环因
的节能管理 素的节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