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礼仪”与“兴象”.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礼仪”与“兴象”.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3/11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礼仪”与“兴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礼仪”与“兴象”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内容提要 “兴象”在中国诗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六经”均包含“象”,而“礼仪”之“象”最为普遍,也最为人所忽略。礼仪是“兴”的艺术演示,“仪”通过“兴”表达,“兴”通过“象”实现,礼仪中的“兴象”是诗歌“兴象”理论的实践来源和理论来源。唐代孔颖达“兴必取象”论是对“兴”象征意义的总结和象征途径的揭示,是对“诗之兴”理论内涵的概括,也是鉴别比、兴差异的有效原则。依此理论,比、兴差异突显:兴必取象,比则不然;兴是象征,比是比喻。“兴”悠久的文化传承性决定了“兴象”审美意蕴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兴象”特有的诗学精神。
  
  “兴”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理论命题。由“兴”到“象”再到“兴象”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上古诗学理论构建的重要线索,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独特形态,在中国诗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两千多年来,有关“兴”与“兴象”的诗学理论不断得到拓展,学术研究从未停止。从“兴”的起源上看,较为一致的结论是“兴”起源于原始宗教。赵沛霖先生认为:“人们最初以‘他物’起兴,既不是出于审美动机,也不是出于实用动机,而是出于一种深刻的宗教原因”、“从总的根源上看,兴的起源植根于原始宗教生活的土壤中,它的产生以对客观世界的神化为基础和前提。”这一观点将古典诗歌中的“兴象”与原始“兴象”联系起来,揭示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和原始文化的内在联系,为“兴”与“兴象”找到了合理的理论来源。清代学者王夫之、章学诚均认为***经典“六经”都包含“象”,“六经之象”的发现是对原始兴象与诗歌“兴象”理论关联的确认。诸“象”之中,“礼仪”之“象”最为普遍,却最为人所忽略。礼仪中的“兴象”要素与洪荒远古原始文明之间的密切关联,能帮助我们找到被掩盖的文化密码,使得“兴象”的原始宗教根源变得明朗起来。缺乏对礼仪“兴象”的认识,就无法认清后世“兴象”理论的真实来源和发展脉络。礼是一个完整的象征系统和表意系统,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是早期人类对自身历史文化进程的象征性演示,各种分工不同的礼仪活动正是通过“兴”的象征性演示得以完成。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名目繁多的周代礼仪,是远古文化的历史记忆,是“兴”的艺术演示,周代礼乐文明的历史即是“兴”艺术实践的历史。“礼”通过“仪”展示,“仪”通过“兴”表达,“兴”通过“象”实现。礼仪中的“兴象”是诗歌“兴象”理论的实践来源和理论来源。

  
  一 “兴于诗”――“立于礼”――“兴”是礼仪事件
  
  先秦典籍中“兴”字常见,这些数量繁多的“兴”字,内涵有别,其义不尽相同,大部分都承载着远古时代的原始文化信息,从各个侧面反映出早期人类彼此之间的情感互动及其与自然界之间的感应和谐。兴之原始体现出原始文化的早期形态和发展形态。在中国文化史上首先将“兴”抽象为一个理论命题并予以总结阐释的是孔子。孔子著名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诗可以兴”的理论第一次将“兴”与“诗”联系起来,由此,“兴”的社会实践行为逐渐转化成艺术创作和诗歌运用的理论思维,“兴”成为一个具有元文学理论意义的诗学范畴,对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世理论家脱离孔子论“兴”的文化背景,单纯从诗歌的艺术方法、形象构成甚至从修辞表达的角度论述“兴”,对“兴”的表述越来越偏离了其原初的文化内涵,“兴”的含义变得异常复杂、莫衷一是。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比兴义去常情更远,最为缠夹,可也最受人尊重”。要探求兴的真实内涵,我们还是应该回到孔子,回到礼宜乐和的礼乐时代,在各种礼仪情景中还原兴的各种象征性演示。

  
  1、孔子论“兴”的礼仪背景
  《困学纪闻》引《子思》云:“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孔子所论之“兴”仍然也是以礼为归宿,并非是论述诗学理论的一般原理,他关心的是诗的运用,而非诗的创作。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谓“诗可以兴”,均为“诗”于“礼”的运用而立论。傅道彬先生指出:“‘诗可以兴’是在春秋时代礼乐文化背景下提出的……‘诗可以兴’的思之兴与文学意义上的诗之兴具有不同的意义,诗之兴是文学的即兴创作,而‘诗可以兴’则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