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白的边城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小白长得很黑,而且很胖很矮,在上中学时候,小白就自认为是嫁不出去的姑娘。所以,别的女孩子读情书,小白就读书,各种各样的书。小白看过后还喜欢说书,从《三侠五义》到《笑傲江湖》,从《永别了,武器》到《在水一方》,古今中外,雅俗共赏。我曾是她的同桌,作过她忠实的听众。小白在一节枯燥无味的物理课开始说《边城》,被老师狠狠瞪了几眼,小白就不作声地手写。所以,当我得知《边城》的故事梗概时,小白的笔记本上已经布满了与物理无关的潦草文字。下课铃响的时候,小白享受地说:“童话,三十年代的童话。我好喜欢它!”那一年,小白十六岁。
小白的父亲是位摄影记者,两年后的一个暑假,小白跟着父亲去了一趟凤凰古城,在途中给我寄了一张明信片和一张照片。明信片上是沈从文的墓志铭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照片是小白自己的,站在沈从文的故居前,黄昏斑驳的光线斜射在小白黑黝黝的笑脸上,怎么看都是傻傻的。小白在照片背面很工整地题了一阙《沁园春》,我大致记得最后一句是:“在湘西,看水意深沉,彩霞满天。”小白回来的时候特地给我带了一本简装本《边城》。当时正值高三,我就随手搁在了书架上。
我在江南认真阅读小说《边城》时,小白已去了遥远的北国哈尔滨,在哈工大读国际贸易。那时候的小白擅写长信,恨不得将身边的一切人和看过的一切书都一骨脑儿地告诉我,偶尔还会寄来一些她在哈尔滨的各类报刊上发表、署名“黑黑”的文章。隔着天海地北,我似乎还是看到了小白那种纯真、浪漫、朦胧的孩子气,就像我第一遍读《边城》时感觉到的“翠翠”。
到了大大方方恋爱的年纪,我先提及这个小白绝口不提的话题。小白的回信言词认真而忧郁。小白在信上说,这么多年来,以为自己因为出类拔萃而充满自信。但当爱情来临的时候,却彻底发现外表的缺陷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