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论国防生培养中军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当前,我军依托地方高校为部队培养国防生,作为部队需要的后备军官,已经成为了培养部队军官的稳定的来源之一。国防生在毕业分配到部队以后,一般要到相应的军校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再回到部队岗位任职。在国防生军校培训期间,以及下部队服役以后,往往面临着一个非常困扰国防生干部的问题。那就是,军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巨大差异,有些国防生甚至因此而不能适应部队的生活,对自己的从军之路感到悲观失望,严重影响了工作与生活。本文就如何培养出政治上坚定、素质过硬、能够最终适应部队工作和生活的国防生干部,力求在国防生培养过程中,能够将军队文化与社会文化有机的融合起来,使国防生干部能在部队的部队的熔炉中塑造自身事业的辉煌。
一、军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差异
首先是当前的社会文化。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的说来,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建设的明显滞后,当前的社会文化很混乱,有主流的正统的文化,也充斥着浮躁的喧嚣的低俗文化;积极的文化在发展,消极的文化影响力也非常强大。而在国防生的成长过程中,大学时期的生活是其人生的重要时期。国防生的文化教育在校园,大学校园的教育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形成海纳百川的文化氛围。但同时,校园里也被许多大行其道的黑色文化所侵蚀着,比如学术腐败、物欲横流、享乐至上等等。
其次是当前的军队文化。军营文化具有很强的特殊性。(1)政治信仰坚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切听从党的指挥成为中国军队的军魂之所在,坚定的政治信仰成为中国军队军营文化的精神内核。(2)组织纪律严密。现代军队作为专业化的武装组织,其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靠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组织纪律来保障。军队是最强调团队观念的,而在作战中更是强调整体协作。(3)等级观念的区别。我军部队的等级观念虽然不向外军那么强,但是与地方相比也是有很大差别的。特别是在基层部队,干部战士之间的关系,还是需要一定的把握。(4)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军人的责任和使命感是最强的。军队要求每个军人都必?须具有超强的意志力,勇于牺牲的精神,不惧怕任何敌人、必胜的信念。着眼于如何打赢现代战争,军营内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备战氛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拉得出、打得赢。战争年代军人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即使是在和平时期,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军人故事。
二、着眼军地文化融合,培养国防生的时代武德
在国防生身上体现着开放性、综合型的文化氛围和求知欲强、科学文化素质高的特征。比如体现在入伍动机上,许多国防生选择这条路就是为了就业。而他们在进入部队工作之前,对部队的了解少,甚至非常肤浅。国防生在校期间缺乏部队严格的养成训练,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