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发育条件和规律;了解岩溶的类型与形态;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塌陷机理;掌握岩溶地区不同勘察阶段的勘察评价方法;掌握岩溶与土洞的处理方法。
定义
岩溶
岩溶(喀斯特)是可溶性岩石在水的溶(侵)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态和现象的总称。可溶岩包括碳酸盐类岩石以及石膏、岩盐、芒硝等其他可溶性岩石。就岩溶对工程危害而言,由于石膏、岩盐等易溶岩的溶解速度大,因此,岩土工程评价中不但要评价其现状,更要着眼于工程有效使用期限内溶蚀作用继续对工程的影响。由于碳酸盐类岩石在我国各类可溶岩中,分布范围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应主要掌握碳酸盐类岩石中的岩溶问题。
【例题1】岩溶(喀斯特)是可溶性岩石在水的溶(侵)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 )的总称。
A、地质作用;
B、形态;
C、现象;
D、溶洞;
E、溶蚀洼地;
F、溶蚀漏斗;
G、土洞;
答案:A、B、C
【例题2】下列属于可溶性岩石的是( )。
A、石灰岩;
B、岩盐;
C、芒硝;
D、石膏;
E、砂岩;
F、泥岩;
G、花岗岩;
H、白云岩;
答案:A、B、C、D、H
【例题3】对于由岩盐所形成的岩溶,评价其工程危害时应( )。
A、不但要评价岩溶的形成过程,还要评价其现状对工程的危害;
B、 不但对现状进行评价,还要评价岩溶产生的过去与未来发展趋势;
C、对现阶段岩溶的工程危害进行评价;
D、不但要评价其现状,更要着眼于工程有效使用期限内溶蚀作用继续对工程的影响;
答案:D
土洞
土洞是在有覆盖土的岩溶发育区,其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使岩面以上的土体遭到流失迁移而形成土中的洞穴和洞内塌落堆积物以及引发地面变形破坏的总称。土洞是岩溶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岩溶范畴内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由于发育速度快、分布密,对工程的影响有时甚至大于岩洞。
【例题4】下列关于岩溶、土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洞发育不一定伴随岩溶发育;
B、岩溶发育一定伴随着土洞发育;
C、土洞发育一定伴随有岩溶发育;
D、岩溶发育不一定伴随着土洞发育;
答案:C、D
发育条件与规律
岩溶发育的条件
(1)具有可溶性岩层;
(2)具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
(3)地表水有下渗,地下水有流动的途径;
三者缺一不可。
【例题5】岩溶发育的条件为( )。
A、具有可溶性岩层;
B、具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
C、地表水有下渗,地下水有流动的途径;
D、A+B+C;
答案:D
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
1 在不同成分岩性、组织结构与层厚的岩体中,岩溶发育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厚层、质纯、粒粗的石灰岩中,发育强烈,洞体规模大;随组分中杂质(硅铝等)含量增加、层理变薄,结构致密而发育程度渐弱,规模渐小。当不同岩性倾斜成层时,岩溶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与非(弱)可溶岩接触处,岩溶较为发育。
2 岩体中各类结构面是岩溶发育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