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全面深化改革仍需摸着石头过河.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面深化改革仍需摸着石头过河.doc

上传人:小雄 2021/3/19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面深化改革仍需摸着石头过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面深化改革仍需摸着石头过河(热点辨析)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09日 07版)
改革开放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必须采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 方法论。为了便于亿万人民理解,邓小平同志将这种方法论形象地概括为“摸着 石头过河”。但是,一些学者仅从表层理解这句具有深刻含义的话,并加以质疑。
质疑之一:过河的办法很多,可以走桥,可以坐船,摸着石头过河岂不是蛮 干、瞎撞吗?这种质疑貌似有理,其实并不成立。之所以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正 是因为没有现成的桥和船。
质疑之二: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其实, 对于深水区,探索者借助于“潜水装备”同样可以摸索,深水区并不是摸着石头过 河的障碍。
质疑之三:改革已进入系统联动阶段,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会顾此失彼。 诚然,改革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会随着改革深化而增强,但摸着石头过河仍然是将 改革的顶层设计付诸实践的有效方法,仍然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举措。
质疑之四: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与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越来越不相称o 其实,摸着石头过河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将其视为当 初难以作出顶层设计情形下的权宜之计,显然没有理解这一概括的真谛。
此外,还有人以循表夜涉、刻舟求剑这两个典故,批评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 论是机械的、孤立的、静止的经验主义。这同摸着石头过河的正确含义更是风马 牛不相及。
实际上,摸着石头过河是具有中国特色、合乎渐进式改革要求的方法论,也 是改革探索的一般方法。这个方法论在整个改革进程中都行之有效,不会过时。 其中,“河'是改革拟解决的问题,“摸''是认识,“石头”是实践和实际情况。摸着 石头过河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面对一条陌生的 河,又没有船、桥可供利用,摸着石头过河显然是最可行和最安全的办法。其实, 不仅在没有船、桥的情形下需要摸石头,修桥、造船也需要摸石头。预先不做调 研,就造不出合适的桥和船。
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有四层含义:第一,谨慎地探寻改革路径。事先不做 以不变应万变的决定。第二,局部先试,成功后再推进,以免因情况不明、举措 不当引起社会动荡。第三,改革红利分享者与改革主体相统一。形成我要改革而 不是要我(或替我)改革的格局。第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具有明确的方向。我们正是采用这种方法积小胜为大 胜,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 举世瞩目的成就。摸着石头过河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它一方面强调因时因地制 宜进行改革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另一方面通过行动、认知、修正行动、再 认知的过程凝练改革理论,使之能够解释越来越多的现实,而不是固守已有理论。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并不矛盾。改革是一个上下互动、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