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4 章
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
主要内容(目录)
承载力计算
侧移限制
舒适度要求
稳定和抗倾覆
抗震结构延性要求和抗震等级
荷载效应组合及最不利内力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
按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结构
构件截面:
足够大的承载能力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
r0S≦R
r0 :结构重要性系数
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及以上,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
S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构件截面内力(效应)组合的设计值(与荷载标准值和荷载效应分项系数的大小有关)
R:无地震作用组合时,构件截面承载力设计值(与材料分项系数的大小有关)
r0S≦R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
SE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构件截面内力(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E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构件截面承载力设计值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材料
结构构件
钢筋混凝土
梁
剪力墙
各类受剪、偏拉构件
钢(强度破坏);
柱,支撑屈曲,
梁、柱
()
支撑
()
节点板件、连接螺栓
()
连接焊缝
()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
二阶段设计方法控制:
多遇地震(及风荷载下),要求主体结构不受破坏,非结构构件没有过重破坏并导致人员伤亡,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
罕遇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遭受破坏或严重破坏但不倒塌。
侧移限制(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
侧移限制(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目的:防止风、小震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破坏:
防止主体结构开裂、损坏;
防止填充墙及装修开裂、破坏;
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人有不舒适感,影响正常使用;
过大的侧移会使结构产生附加内力(P-△效应)。
如何达到目的:结构有足够大的刚度
参数:最大层间位移角
多遇地震(及风荷载下),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
Δu:荷载效应标准值组合所得结构最大层间位移;
h:层高;
Δu/h :最大层间位移角;
[u/h]: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Δu/h≤ [Δu/h]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