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410班 张钰婕
预防青少年犯罪
精选课件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在犯罪主体上:一是犯罪年龄呈集中性和阶段性分布,呈现低龄化倾向。2000年以来,14—16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增长率持续增高。据统计,14—%%。而16—18岁的青少年犯罪率始终居高不下。二是性别分布上以男性为主,但部分地区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有所上升。三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据2002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报告表明,在未成年人犯罪群体中,%,%。三是智能性趋向。由于青少年文 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和信息渠道 的不断丰富,青少年犯罪行为开始由低级、简单、随意向高级、高智能发展,利用计算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进行的青少年犯罪开始显现,犯罪方式在不断升级。
精选课件
毛主席曾经说过: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的太阳。
邓小平爷爷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精选课件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客观原因
从社会客观原因看:一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家庭是对青少年思想影响最深、联系最紧密的地方。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一些特殊群体子女缺乏应有的关爱,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二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从个人主观因素看:一是未成年人心理上的不稳定性。未成年人处于少年期、青年初期阶段,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其认识、感情和意志上的变化,让他们变得容易兴奋、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就容易陷入青春危机。如果在某些方面出现社会化障碍,这种危机就可能演化成犯罪危机。二是犯罪机遇因素偶发性。即诱发犯罪的最佳机遇和条件。这里是指青少年由于外界原因造成激情冲动、思想偏差、行为失范,走上违法犯罪歧途的有所增多;或被动地、不自觉地卷入到违法犯罪活动中。
精选课件
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初犯之前,总是有一些明显的外部表现,也就是犯罪的征兆。中小学生犯罪都有哪些前期征兆呢?
,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精选课件
我国惩处青少年违法犯罪规定
,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
,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对于《刑法》规定的八种重罪必须负刑事责任。如:故意杀人、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
,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精选课件
青少年犯罪的自我预防、自我教育
1、戒娇(1)积极参加劳动,养成劳动习惯。(2)敢于正视挫折,提高耐性能力。
2、戒奢(1)树立勤劳致富思想,养成节俭习惯。(2)参与家庭理财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
3、戒惰(1)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2)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勤奋实干。
4、戒骄。(1)虚心好学,不耻下问。(2)谦虚谨慎,积极进取。
5、戒贪。(1)培养正确消费观、抵制畸形消费。(2)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合法权益。
6、戒散。(1)树立纪律、法制观念,确保规范。(2)制定学习,生活规划,养成规律。
7、戒假。(1)诚实守信,实事求是。(2)珍惜荣誉,摒弃虚荣。
8、戒妒。(1)树立信心,赶超他人。(2)主动交流,抒发感情。
精选课件
青少年犯罪的自我预防、自我教育
要做到六不:
1、不吸烟、酗酒。
2、不携带管制刀具
3、不强行索要财物
4、不旷课、夜不归宿。
5、不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不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精选课件
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
认识自我,争取不断进步
努力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学会劳动,主动为集体服务
孝敬长辈,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保护弱者,爱护低年级小同学
积极实践,锻炼才干、爱护财物
精选课件
2009年12月17日晚,户县的15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想制造火灾,他先将一堆麦草点燃,但因火势较小没有引起他人注意。于是他又窜到同村张某家老屋处,用火点燃一把干麦塞入门洞引起大火后,王某便躲在暗处观看村民救火。竟以此为乐,后来火越烧越大,烧毁了房屋,烧死了一头耕牛和一些用具,损失达7000余元。法院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