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英语教学口语口语教学漫谈
摘要 口语是作文的基础;练好口语的方法:训练学生说有条理的话,训练学生说有情感的话,训练学生说简明正确的话。 关键词 口语 教学 方法
语言包含书面语和口语。按说,这两种语言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应双管齐下,全部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但语文教学的现实是:大家往往只重后者却忽略前者。于是,当一个学生写不好作文时,老师、学生急得不行;至于她说话是否思绪清楚、简明正确却无人问津。殊不知,口语和书面语密不可分。通常说,口语不好的人,写文章也不一定顺利。
一、口语——作文的基础
假如把学习语言比作一出剧,那么,练好口语就是剧的序幕;假如把学习语言比作建高楼,那么,练好口语就是打地基。口语的基础夯不实,书面语的表示估量不会好,未来学生走入社会和人交际会碰到障碍,影响自己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语更主要。
“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就是说,写的文章正是嘴里要说的话;嘴里说的话,正是心中所想的。“心之官则思”,语言最终还得和思维挂钩。
语言包含三个原因,即:逻辑原因、情感原因、词语原因。这三个原因最终全部只有借助思维才能达成目标。
首先说逻辑原因。斯大林说过:“语言是直接和思维联络的。”人在说话时,总是伴有思维活动——先说哪句,后说哪句,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思绪清楚了,说出来的话才会有条理。我们常看到这么的现象:一个人对自己要说的话可能是很清楚的,但向他人表示时,却经常使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就是思维混乱,照此诉诸文字,肯定也是杂乱无章的。所以训练口语首要的任务是逻辑训练、思绪训练。
其次说情感原因。某学生的一次歌颂党的演讲很成功,使听者动容。有些人问她何以有如此效果,她说:我的家遭受了火灾,是党、是社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只是想把爱党的情感表示出来而已。“知之深则爱之切”,只有情感浓烈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多彩多姿的大千世界里,并不像草木土石那样无动于衷,必定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不然怎会有触景生情、赤壁怀古之说呢?心理学还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而思维往往受情感的支配。只有对生活有了深切的体验、认识、思索,说出去的话才会形象生动,不然就是鹦鹉学舌了。因此口语训练当重视情感的培养。
最终说词语原因。词句是语言的材料,要想把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正确的表现出来,必需对某一事物作分析,了解它的细节,然后经过综合,掌握它的的整体,再经过比较、抽象,概括成词,所以,只有当词汇丰富了的时候,说话才会正确无误,才不会出现病句,才能很好地反应客观现实,表示思想感情。
二、怎样练好口语
1、训练学生说有条理的话
第一步,复述课文。复述能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示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学的文章全部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在内容上、思绪上全部堪称标兵。老师可引导学生先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然后再复述。比如天山景物记按一定的次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即从山的外围和低处写到山的深处和高处。如第二节“迷人的夏季牧场”基础上以时间的改变为次序,写出了牧场一个昼夜的景象改变。前四段写白天的情形,分别写晴天和阵雨时的牧场;后四段一次些黄昏、晚饭时、晚饭后和深夜的情景。学生经过有序复述,逐步对“思绪”有了更清楚地认识,说出话来就有条理了。
第二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