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神头岭伏击战 1938 年3月 16日, 八路军一二九师发起神头岭伏击战, 不仅策应了一一五师、一二? 师在晋西地区的作战,而且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向黄河南岸的进攻, 大大提高了抗战军民的信心。参加此次战斗的有六师前身部队之一的七七一团,该团机枪连战士曾继富曾任兵团副司令员。 1938 年2月, 一二九师在长生口战斗后, 迅速南下, 寻找战机以便歼灭邯(郸)长(治)公路之敌。邯长公路是日军从(北)平汉(口)铁路取得补给的重要交通线,消灭这里的敌人, 就意味着切断了日军的运输补给线。潞城和黎城是日军在邯长公路上的重要基地, 两地之间多为丘陵。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根据日军“一处受袭、他处必援”的作战规律, 决定利用这一有利地形, 首先攻打守备较为空虚的黎城, 诱使潞城敌军出兵增援, 然后于途中将其歼灭。神头岭位于黎城与潞城之间,成为伏击日军的首选之地。贯穿神头村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原先地图上标注的是位于山沟内,但八路军经过实地侦察后,却发现是在山岭上。神头岭地形开阔,不便隐蔽, 但公路两侧有一些旧工事可以利用。据此, 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当即调整部署, 命七七一团主力埋伏在张庄、王家庄以东公路两侧, 正面阻击敌人。该团一个连至潞河村, 向黎城方向警戒, 并破坏赵店镇公路木桥。七七二团主力埋伏在神头村西侧, 隐蔽在旧工事内, 对敌实施突袭。该团三营在李家庄以东, 准备适时出击, 断敌退路。同时, 派兵至潞城东北袭扰潞城之敌,使敌不敢出城援助。另外,还派出 20 余名战士至潞城西南监视长治方向的日军。 1938 年3月 16 日凌晨 4 时,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一营突袭黎城,摆出要攻城的架势。涉县之敌闻讯, 迅速出动数百人驰援黎城。七六九团主力则在黎城东侧的黄须村击退涉县来援之敌。黎城受袭,涉县援军受阻,潞城日军急派十六师团林清部队和一?八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