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班主任如何培养班干部管理班级能力
长期以来,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事无巨细都要管。这种“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利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班干部的培养与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与最终目的。如果说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那么如何培养和管理班干部就是这门艺术中的重中之重了。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现代教育理论又告诉我们,班主任要建设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班集体,必须建设一支素质良好、认真负责、积极肯干、能独立高效开展工作的班干部队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培养班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和管理好班干部队伍呢?在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加强教育,强化责任
班干部是同学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和课余生活等各项活动的榜样,在班级管理中起着组织者、管理者和火车头作用。一个班级能否健康发展,良好的班风学风能否形成,班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作为班主任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班干部会议,教育他们时时刻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在同学中起榜样和带头作用。
(二)明确分工,紧密合作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树干、树枝和树叶,一棵粗壮的树干如果没有树枝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绿荫的。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班干部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本人认为:一方面要有明确的分工,使他们各司其职。当新一轮的班干部任职后,班主任首先就要召开班干部会议,明确他们各自的具体职责,帮助班干部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求他们分工不分家,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共同管理班级事务。本人将班级各项工作分解成学习组、生活组、卫生组、体育组、纪律组、考勤组及艺术组等管理小组。班长全面负责,主要召集各小组委员,对每周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向班主任汇报。各班委如学习委员负责召集各科课代表,把本周中同学们作业的完成,课堂的反应等方面以书面的形式向班长汇报。这样班主任对一周班级的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地把握,工作才会有的放矢。还有一个措施就是“班级发展每日督控”,班主任要赋予每个班委一定的奖罚权,及时表扬和奖励表现较好的同学,在值周期间如发现同学的缺点和错误,要通过扣分等措施进行制止。小组中每一个值日班委,对分管的工作每天都要有细致的记录,并在每周的班会上进行总结,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
(三)热情扶持,细心指导
在工作实践中,尤其是新任的班干部,往往由于工作方法不多或不当而影响工作的顺利进展。所以,班主任要及时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找同学谈心?在批评同学时针对不同对象应把握哪些分寸?如何虚心听取同学意见?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使他们掌握灵活有效的方法,增强他们的办事能力。要告诉班干部应多采用与同学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有同学违犯
班规)班干部不能像班主任那样直接批评同学,而应该从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朋友式、同学式的方式与同学平心静气地商谈,以求得问题的解决。此外,班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公正客观地处理事情。如果在工作中不讲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