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沉淀池.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淀池.doc

上传人:ranfand 2016/6/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淀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物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 是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 可用于污水的一级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按水流方向划分, 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还有根据“浅层理论”发展出来的斜板(管)沉淀池。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 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 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 沉淀区也称澄清区, 即沉淀池的工作区, 是可沉淀颗粒与污水分离的区域; 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 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 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1、基本概念( 1) 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即沉淀池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水量,单位是 m 3 /(m 2 .h) 。根据表面水力负荷可以确定沉淀池澄清区的面积和有效水深。沉淀池的水面上升流速和其水力负荷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两者的单位和意义上不同, 上升流速的单位是 m/h 。比如说在竖流式沉淀池中, 只有沉淀速度大于沉淀池水面水面上升流速的杂质颗粒才能在沉淀池中去除, 而沉降速度等于或小于沉淀池水面上升流速的杂质颗粒会随水流溢流出去;而在平流式沉淀池中,部分沉降速度小于沉淀池水面上升流速的杂质颗粒也会被沉淀去除。( 2) 沉淀池的固体通量,也叫固体表面负荷,是沉淀池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所承受的饿固体质量,单位是 kg/(m 2 .h) 。固体通量是初次沉淀池和二沉池的关键运行控制指标,污泥浓缩池也利用固体通量作为控制运行的重要参数。( 3) 沉淀时间是指原水在沉淀池中实际停留时间,单位是 h, 是沉淀池设计运行的一个重要的控制指标。 2、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 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 缓慢水平流动, 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 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 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平流式沉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 1) 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 30~50m , 池宽多为 5~10m , 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 3m , 多为 ~ 。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 4 ,长深比为 8~12 。( 2) 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小于 , 一般为 ~ 。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 , 一般为 ~ m/min 。( 3) 水平流速是指水流在池内流动的速度,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 最大水平流速为 7mm/s,1~3m 3 /(m 2 .h) ; 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 5mm/s 。( 4) 入口要整流措施, 常用的入流方式有溢流堰- 穿孔整流墙(板) 式、底孔入流- 挡板组合式、淹没孔入流- 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入流- 穿孔整流墙(板) 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 6%~20% ,孔口处流速为 ~ ,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 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 高出水面 ~ 。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 m, 一般为 ~ m; 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