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洪涝灾害的防治.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洪涝灾害的防治.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洪涝灾害的防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洪涝灾害的防治防治江河洪涝灾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又是防止洪水泛滥恶化环境的首要措施。长江流域将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区域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更高;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更不能容忍洪水泛滥对环境的极端恶化。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后,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影响更大,损失更严重。因此,长江流域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进一步做好防洪除涝保障工作,使长江防洪除涝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以下在回顾历史及当前防治对策后,提出应当实施的总体战略。 历史的回顾 人类社会发展与洪涝灾害在古代,洪水泛滥是一直存在的,但因人口稀少,生产水平很低,可耕土地甚多,尚不需要" 与水争地" ,因而虽有洪水泛滥,但成灾甚少,一般危害不大。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发展, 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日高, 促使人们开发较多的土地, 从而使洪水泛滥逐步造成较大的灾害, 于是促使人们开始与洪水作斗争-- 兴修堤防。近代以来, 工业生产迅猛发展, 人口向城镇集中, 农业、第三产业也大大发展,形成了一些对防止洪水泛滥要求更高的地区,于是部分地区开始兴修标准更高一些的防洪工程,而有些防洪工程是要加剧洪水态势的,抵销了部分工程作用。因此,人类在与洪水作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开发-- 出现或加重洪涝灾害-- 兴修防洪工程控制洪涝灾害-- 继续开发,对洪涝治理有更高要求-- 兴建更高标准防洪治涝工程的过程。从长江流域的具体情况看, 古代长江上游洪水出三峡后, 以分流形式流经现在的江汉平原, 形成云梦泽。古代荆江淹没在古云梦泽的湖沼之中,没有明显的河床。由于泥沙不断淤积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作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云梦泽逐渐消失,才逐渐形成荆江河床和两岸的平原。从晋代到明代万历年间, 北岸土地不断被围垦开发, 分散的圩垸逐步连接成沿江大堤。明代以后又不断加高培厚,形成了目前的荆江大堤。荆江南岸的洞庭湖,在先秦和两汉时期, 本是河网交错的沼泽平原。由于云梦泽的萎缩消亡,长江逐渐分流进入洞庭湖,使湖底不断淤高, 洪水湖面不断扩大,至 1825 年, 即清道光年间, 根据《洞庭湖志》的附图计算, 湖面面积达 6000 余 km2 。 1860 年和 1870 年两次特大洪水,先后冲开藕池口和松滋口,形成长江向南岸四口分流的局面, 洞庭湖成为长江中游干流的主要分洪通道和滞蓄洪水的区域。荆江泥沙约 1/3 通过四口进入洞庭湖, 湖区淤积加剧, 加之人口增长, 人工堤垸迅速增加, 洞庭湖被分割成东、西、南三个部分,至解放前夕湖面已缩小至 4350km2 。隋代以前,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人口尚少,开发利用的洪泛区土地不多,大洪水时虽有部分已开发利用的土地受到洪水泛滥,但总的社会经济损失有限。唐代以后人口渐多,生产活动也随之频繁,土地开发利用的范围也日益扩大,而防洪治理没有跟上,因此水灾也日趋严重。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 185 年汉初至 1911 年清末 2096 年间,长江中下游发生较大洪灾 214 次, 平均约 10 年一次, 且有逐渐频繁的趋势。唐代平均约 18 年一次,宋、元时期平均 5~6 年一次, 明、清年代平均 4 年一次,到民国年间,几乎年年遭灾。汉江中下游干堤则达到三年两溃的程度,有些滨湖地区甚至" 十年九不收" 。历史上堤、圩的修建是没有统一规划的,且又是多年逐渐形成的,因此,一般仅能适应小洪水和常见的洪水组成情况,且上下游、左右岸又往往存在矛盾,堤圩的防洪能力都很低,遇到稍大的洪水,就会造成部分堤、圩溃堤决口的灾害。一旦遇到大洪水, 则会造成大面积的严重灾害。如历史上的 1860 、 1870 年连续两次特大洪水, 先后冲开了荆江南岸的藕池口、松滋口,同时北岸也发生溃口,两岸淹没面积达 3 万多平方公里, 造成长江中下游极为惨重的洪灾。近代的 1931 年和 1935 年两次洪水, 虽然洪水远比 1860 、 187 0 年为小, 但由于人口远较 1860 、 1870 年增多, 平原区土地开发利用范围扩大, 灾害却十分严重。据当时国民党政府统计, 1931 年洪水中下游地区淹没耕地 5000 多万亩, 死亡 万人, 武汉、南京被淹,武汉市内行舟; 1935 年洪水淹没耕地 2200 余万亩,死亡 万人。以后又由于连年战争,唯一的防洪设施-- 堤防没有得到多少改善,所以到了解放前夕,干堤的防洪能力至多只能防御 3~5 年一遇洪水。而且当时还存在大量通江湖泊,对洪水有相当的自然调蓄作用,故同一频率的洪水位较现在为低,可见当时堤防防御水位的标准是很低的。在长江上游,由于山区、丘陵区占了很大比重,集中成片的平原不多,故洪灾经常表现为山洪、泥石流、山体崩塌等灾害,以及河谷阶地

最近更新

按揭房产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及子女监护责任协议.. 3页

按揭购房合同违约赔偿细则合同 3页

按时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担保合同 3页

2025年昆明中小学秋季开学时间 4页

摩托车抵押借款协议书 3页

教育信息化项目报价合同范本 3页

教育培训机构保密协议范本免费 2页

教育培训项目策划咨询合同 3页

教育机构师资培训与课程开发合同 3页

2025年早安正能量励志语录 8页

综合项目四制招投标方案管理新规制度 20页

2025年早安励志心语图片 励志早安心语配图 早.. 9页

数据中心机房租赁与云服务集成解决方案合同 3页

数据安全治理与咨询合同范本 3页

文化产业园区场地租赁合作协议书 2页

文化产业担保服务合同 2页

2025年日记300字优秀作文篇 7页

2025年曲靖市民族中学教育部直属公费师范生招.. 29页

文化场馆设施保养与紧急抢修服务合同 3页

文化旅游小镇承包经营合同示范文本 3页

公司提案改善制度样本 15页

文化艺术场馆保安巡逻与文物保护合同 4页

新型保健品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书 3页

新型厂房设备承包与节能技术合同 4页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 22页

新型建筑材料存放场地租赁服务合同 3页

大型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考核指标样本 11页

采棉机驾驶员职业技能鉴定与劳动合同 3页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5 12页

焦虑自评量表SAS完整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