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读后感2400字
最近看了《老人与海》,里面的老人(名叫圣地亚哥)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我有三大疑问想要问问海明威,虽然他早已不在了。
疑问一:从大鱼上钩到老人回到家的这几个日夜里,海明威说到了老人在船上吃鲔鱼肉、喝淡水、吃飞鱼、睡觉等作为常人的基本生存生理需求问题,但是却没有说到老人拉屎撒尿。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认为这种纯文学小说,首先必须逻辑严密,其次必须合乎常理。一个人三四天不拉屎或许算不得不正常,但是三四天不撒尿,就不可能了!那么,老人在小船上这几天的屎尿都去了哪里?
如果作者说,老人这几天因为身体与精神高度紧张,并且进食很少,再并且在他上船之前已经排便清肠,导致他在海上的这几天没有大便的欲望和需求,我想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说法。可惜海明威并没有说及。
那么撒尿呢?这绝对是一个没有办法避免的问题。我想如果按照海明威对老人中鱼后的吃喝描写来看,想要老人解开裤带或者皮带站起来撒尿的话,这样轻率的动作,应该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老人必然是需要撒尿的,他不可能憋着熬过一昼夜甚至数个日夜。老人也许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做法,那就是直接撒在自己裤裆里。又或许老人穿的裤子有拉链,他可以直接用单手拉开拉链,掏出他的家伙,坐在甲板上撒在船上。可海明威也并没有说及。
疑问二:老人到底几岁了?当时古巴男人,尤其是哈瓦那渔民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也就是说,我的疑问是老人到底有多老?
老人的坚韧自不必说,但是如果不说明我的第二个问题,海明威这本书所要宣扬的某种精神,肯定是要大打折扣了。因为老人超乎常人的行为结束后,他并没有累死,只不过最后睡了一个长长的觉,还做了一个他常做的梦。
或许海明威想宣扬生命的顽强,赞美老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但是人毕竟还是人,肉身毕竟还是肉身。
疑问三:作者与老人是何关系?因为全文以老人第三人称的角度述说而非第一人称,中间当然也夹杂了我们所熟知的西方文学的比较直白又略显低级粗糙的心理描写。那么,如果不说明作者与老人的关系,而直接描写老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茫茫大海中一个孤独老人的事,很显然是极不严谨的。
作为纯文学的小说来说,海明威的这个布局我个人认为是非常不妥的,是非常不严谨的。
另外,在成群的鲨鱼对绑在小船边的大鱼进行攻击后,老人的小船居然仍旧安然无恙;以及最后到达海滩边只剩下一个鱼头和一副完整的大鱼脊椎骨。这也不得不引发我的怀疑。
小说通篇只说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老人出海钓鱼,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青枪鱼,与之周旋几昼夜,最后用鱼叉杀死鱼,绑在船边拖回,途中被鲨鱼袭击,最后只剩下一个鱼头和一副骨架。
令人印象深刻的并不是鱼有多大,而是老人看起来浑身衰老残败,却又坚韧无比,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尽管大鱼最后被鲨鱼吃了个精光,老人也因此足足三个月毫无收获,可他毕竟仍旧活着,仍旧看起来衰老残败地活着。
老人与大鱼周旋当然最有看头,青枪鱼当然也很值钱。可是在后面老人用鱼叉和小刀轻轻松松地杀死几条来掠夺的鲨鱼来看,我不免又对海明威有了怀疑。他也没有说那几条鲨鱼有多大、有多凶猛,却看起来很轻松地就杀死了其中的几条,死鲨鱼沉到了海底去。我想,既然能够如此轻松地杀死鲨鱼,那么老人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去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