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产管理流程
1、联合车间熔化控制点
序号
工艺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指标
应急措施
1
光学高温计温度
1#小炉东:1500±5℃
3#小炉东:1595±5℃
耳池温度:1485±5℃
大碹内表面最高温度(火根):≤1640℃
蓄热室格子体上表面温度:
≤1485℃
班组处理,超范围报车间
2
熔化大碹热电偶温度
1#小炉位置1290±3℃
4#小炉位置1207±2℃
单点跳动参照附近点情况处理,整体跳动报车间
3
冷却部大碹热电偶温度
保持稳定波动范围±2℃
单点跳动参照附近点情况处理,整体跳动报车间
4
冷却部大碹热电偶温度
保持稳定波动范围±1℃
单点跳动参照附近点情况处理,整体跳动报车间
5
熔化部池底热电偶温度
保持稳定波动范围±1℃
单点跳动参照附近点情况处理,整体跳动报车间
6
L吊墙温度热电偶温度
L吊墙钢结构≤120℃
超范围报车间
7
流道温度
控制1135±1℃
超范围手动,班组处理,异常报车间
8
料层厚度
150mm-200mm
超范围上报车间,车间处理
9
料山位置
1#小炉3#枪以内
班组处理,超范围上报车间
10
泡沫区宽度
不少于一个小炉宽度
班组处理,超范围上报车间
11
泡界线位置
2#小炉2#枪,左右位置偏斜不超过半个小炉
班组处理,超范围上报车间
12
液面
±
班组处理,超范围上报车间
13
投料机开度
±%
班组处理,超范围上报车间
14
熔化部窑压
现场为微正压控制5 Pa±
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15
窑压闸板控制
保证窑压,开度15%~60%
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16
挡料水包高度
不碰到料层为准
超范围上报车间
17
支烟道闸板开度
1#1000mm;2#850mm
3#800mm; 4#650mm
调整前上报车间
18
烟囱根部闸板开度
提起2500m
调整前上报车间
19
冷却部窑压
±
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20
稀释风量
1000 Nm3/h~1250Nm3/h
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21
小炉油量分布
1#小炉:28%~32%
2#小炉:25%~30%
3#小炉:32%~35%
4#小炉:8%~11%
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22
油量调整控制/次
单枪≤
整体≤
班组处理
23
油枪控制阀位
南北阀位相差≤3%
班组处理
24
油压控制
±
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或作停油处理)
25
一级油温
石油焦控制135±2℃
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26
二级油温
根据蒸气量控制电加热功率
134±1℃
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27
风油配比
1#~3#小炉为10,
4#。
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28
卡脖大水包压入深度
露出玻璃液面表面10mm
调整前上报车间
29
搅拌器
调整前上报车间
30
熔化用水水压
±
视水压情况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31
压缩空气压力(进熔化)
≥
视气压情况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32
雾化介质压力
±
视气压情况班组处理,异常上报车间
33
油枪保护气体压力
±
班组处理
34
池壁冷却风量
调整前上报车间
35
窑体检查
每日一次,保窑科每周一次
异常上报车间
2、联合车间锡槽控制点
序号
工艺质量控制点
工艺质量控制
影响点
应急措施
1
锡液温度(热点偶)
TE-581:1015±2℃
TE-589:699±2℃
TE-593:596±1℃
流道温度,拉引量,冷却水包,电加热和不同厚度实际情况影响
班组处理,异常报车间
2
罩内空间温度
TE-502,TE-508,
TE-511控制≤250℃
槽内温度控制
班组处理,异常报车间
3
槽底钢壳温度
保持稳定波动,不得超过120℃。
槽内温度制度和槽底冷却风系统
班组处理,异常报车间
4
槽内保护气体压力
PE-551,PE-552
PE-553波动≤2Pa
保护气体总量和各区分布
班组处理,异常报车间
5
保护气体总量
N2:1540±10Nm3
H2: 110 Nm3
燃气车间供气量
班组处理,异常报车间
6
二氧化硫
保证压力稳定
罐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