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太极游艺:太极思维 协调身心】太极身心导引.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太极游艺:太极思维 协调身心】太极身心导引.docx

上传人:琥珀 2021/6/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极游艺:太极思维 协调身心】太极身心导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练太极拳,不应仅仅满足于掌握太极拳套路,而应把精力放在探索太极拳的规律上――把握、掌握、拿住太极拳之放大、缩小、螺旋、方圆、松紧、快慢、刚柔、?、捋、挤、按、?、?、肘、靠、进退、顾盼、中定等规律。   只有在运动的状态中,对太极拳的这些规律有了感性的、逻辑的、体察的认识,才能说对太极拳有了了解。此外,太极拳并不是刻苦学练就能掌握的,老前辈们往往把练太极拳称之为“玩太极”,这样,就让太极拳的修养行为成为一个很放松、很自然、很个性化的生命的内在“游艺”。   这种“游戏的艺术”,是心态的解放,有利于身心的健康,亦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真谛。太极拳的真谛,说到底,是一种圆的运动。圆代表着循环不已和生生不息――这种充满生机的运动,不是仅靠严肃认真就能把握的,必须在放松的心态下,用动作催动气血,使之更好地流通。   太极游艺是以游戏和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神意(大脑)支配形体(肢体),按照方圆、松紧、螺旋、反向等肢体动作,来帮助理解太极拳哲理的一种锻炼方式。   刚开始进行太极游艺活动时,很多人会不****惯。因为其所选编的招式招法运动的部位,多为人们平时很少运动的部位。这些看起来一学就会,而循法操持大多数人却做不到位的游戏,是一种太极思维的建立过程。太极思维和我们平时前就是前、后就是后、左右就是左右的单线条的思维方式不同,它讲究有前必有后、有方必有圆、有心必有身、有内必有外。建立了这样的太极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太极文化、太极拳,才能更好地协调身心,使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舒适、更快乐。   太极游艺,亦称之为太极身心协调健身法。      第一式 两手互搏   在金庸的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有一位赢得所有读者喜欢的人物――老玩童周伯通。他的武学绝技是“两手互搏术”。我们这里介绍的两手互搏术则很简单,就是右手握住左手,或者左手握住右手,具体操作原则如下。   其一,主动去握的一只手要用力气(静静地用力,武学中的术语是静力),尽量不让另一只手抽出来。   其二,另一只手想办法,尽量通过扭动、蛹动、旋转等形式,从紧握的手中抽出来。   其三,抽出来之后,换另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往外抽。如次反复多次。   老辈人称练太极拳要练出“美人手”,手上的气血流通得好,皮肤很细腻,这是其中的一个锻炼方法。      第二式 拳掌变换   太极拳的招式招法,除了内功心法、身法、步法、眼神外,其余的都不外乎拳掌的变换。拳掌变化的灵动性,决定着招式招法的协调性和互变性。这里介绍的拳掌互变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主要锻炼的是大脑支配拳掌的能力。   右手四指卷曲,拇指盖在食指、中指上,成握拳状,拳心朝下,拳眼对准左侧;左手五指伸直,掌心朝下,指尖对着右手握拳的拳眼。拳和掌均暗暗地使劲。随之,非常快地,左手变拳,右手变掌,右掌对着左拳。两手反复变换。   一开始很多人做这个动作时不协调,遇到这种情况也没有关系,只要反复锻炼逐渐就熟练了,不用脑子的支配亦能很快捷地进行拳掌变换,使之成为下意识的动作。   锻炼的时候,手可用力地握紧或伸直,也可不用力地握紧或伸直,这对气血通达指尖很有益处。      第三式 两臂反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惯于向前就是向前,向后就是向后。但是在传统太极拳的思维方式中,向前时要有向后的意识,向后运动时要有向前的寓意。要理解这一点,按照传统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