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数与形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与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656741**** 2021/6/9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与形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执教者:侯芳芳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以及探索图形中的数学规律、用数的计算解决图形问题。 
2.让学生经历利用图形探索计算方法、预测计算结果的过程,以及经历探索图形中数的规律、利用计算解决图形问题的过程,体会数与图形的联系,发展几何直观能力,积累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3.体会图形可以帮助直观地理解数学的优越性,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发展几何直观能力,积累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图形可以帮助直观地理解数学的优越性,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 竞赛导入,激发兴趣。 1.计算竞赛,激发好奇。 
计算比赛:求从1开始,若干连续奇数相加的和。 
师生用抢答游戏的方式进行竞赛,在数量很大时教师仍能很快算出,激发学生对教师计算方法的好奇心。 
2.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说明教师借助画图,发现了计算的规律及其简便方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板书课题:数与形。
  
【设计意图:以特殊的计算问题为载体进行计算比赛,学生通过自身的计算经历,体验了老师计算的神速。教师点出“借助图形发现规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指明了学****的方向,一举两得。】 
二、 以形助数,体会优势。 
1.画图感悟,初步感知数与形的关系。
师:根据算式拿出若干个小正方形,比如1+3,先拿1个,再拿3个,我发现,这么多数量的图形刚好可以排列成正方形。(演示),接着我观察了图形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就发现了! 
教师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开始研究,并板书加法算式 :1+3  1+3+5。  
学生根据算式中的加数画出对应数量的小正方形,并将小正方形排列成大正方形。
 2.对比观察,借助图形发现计算的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和算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先独立观察再小组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1+3,从1开始,有2个连续奇数相加,就能排列成行、列都是2的大正方形,和就是2²;1+3+5,从1开始,有3个连续奇数相加,就能排列成行、列都是3的大正方形,和就是3²。
3.借助图形,实现方法的一般化。 
提出问题:是否所有这样的算式,都具有这样的规律,都可以这样计算?
 
进一步思考:要得到更大的正方形,应该增加多少个小正方形?引导学生借助图形进一步观察和思考方法是否可以一般化。 
借助图形说话,我就明白了,你们呢? 
借助图形演示:从1开始,要得到更大正方形必须增加比前一个加数多2个小正方形,由此可见,从1开始,多加一个更大的相邻奇数,就能排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和就是正方形行、列各数的平方。 
总结方法:从1开始,有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就可排成行、列都是几的正方形,和就是几的平方。 
4.巩固练****灵活运用。 (1)1+3+5+7= (    )2 
(2)1+3+5+7+9+11+13= (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