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航空航天概论学号: 091208104 姓名:韩涛 。(不少于 800 字) 下面我主要对航空和航天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描述: 一、卫星绕地球运转所具备的条件卫星就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但什么是人造卫星呢?所谓人造卫星就是指在一定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并完成使命的人造天体。卫星绕地球运转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个是速度条件;一个是高度条件。( 1)速度条件我们在中学物理中就学过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些定理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需要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即向心力。如果物体所收到的万有引力正好可以提供这个向心力,这个物体将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而不掉回地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物体的速度环绕速度。大约等于每秒 公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宇宙速度。下面介绍几个概念: 航空:一般把在地球周围稠密大气层以内的飞行活动(例如飞机,热气球的飞行)称为航空。航天:把在稠密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飞行活动(例如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的飞行)称为航天。所谓第一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绕地球做圆轨道运动而不掉回地面所必须具有的。当速度达到每秒 公里时物体将挣脱地球的引力场而变成绕太阳运转的人造卫星,这时的速度为第二宇宙速度。所谓第二宇宙速度,即卫星能够脱离地球的引力场而变成绕太阳运行所需要的速度。如果物体的速度在增加到 公里/ 秒,这时太阳的引力也拉不住它了,而成为银河系的一个人造天体。这时的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但这需要运载技术来一次革命性的飞跃。这是第一技术关速度足够大。( 2)高度条件高度在 100 — 200km 以上。这时因为 1960 年第 53界巴塞罗那国际航空联合大会决议规定,“地球表面 100km 以上空间为航空空间,为国际公共领域 100km 以下空间为航空空间领域。”卫星轨道为什么要选择 120km 以上高度运行?主要是考虑气象因素大家知道地球有一个大气层 90% 大气质量在 30km 以下, 30km 以上逐渐稀薄了。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急剧下降, 在距离地面 100km 的高度上, 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的一百万分之一;在 120k m 高度上,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的几千万分之一;在 200km 的高度上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的五亿分之一。大家要问达不到 120km 的高度会怎样?达不到 120km 高度就会掉下来。由于卫星以 的速度飞行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并且与空气摩擦会产生数千度甚至上万度的高温,从而烧坏卫星。因此必须将卫星的轨道选择稠密大气层以外,即 120km 以外的高空,这时空气密度只有地面的几千万分之一了。大气层分为很多层,越靠近地球,空气密度越高。反之急剧下降, 到 120km 的高空空气密度就只有地面的几千万分之一了。所以,卫星通常都在离地面 120 公里以上的空间飞行。 2. 总结我国航空和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谈谈你对未来我国航空和航天发展的看法? 第一, 从对卫星的测控来看, 中国在建立防空雷达网、导弹防御网方面有了质的提高。从发射嫦娥一号并对其实施精确测控来看,中国在北京、青岛、云南、喀什四个地方均建有大型射电望远镜,这四个地方的望远镜已联成一网,一是用于天文和气象的观测,二则是对于空中目标的监测。其观测的精度那是相当的高, 并且其观测的方式不受天候的影响,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