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化脓性脑膜炎.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脓性脑膜炎.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脓性脑膜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化脓性脑膜炎(一) 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取脑脊液(cerebralspinalfluid , CSF) 检查, 是诊断颅内感染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依据。 CSF 可被用于多种项目的检测, 主要包括外观、压力、常规、生化和病原学检查等。然而, 对严重颅压增高的患儿, 在未有效降低颅压之前, 腰椎穿刺有诱发脑疝的危险, 应特别谨慎。颅内几种常见感染疾病的 CSF 改变特征见表 16—2。表 16—2 颅内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改变特点压力(kPa) 常规分析生化分析其他外观 Pandy 试验白细胞(X106/L) 蛋白(g/L) 糖 mmol/L ***化物 mmol/L 正常 -- 新生儿: - 清亮透明--0-10 婴儿: 0-- 新生儿: -- 婴儿: --127 婴儿: 110-122 化脓性脑膜炎不同程度增高米汤样混浊+~+++ 数百~ 数千, 多核为主增高或明显增高明显降低多数降低涂片 Gram 染色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结核性脑膜炎不同程度增高微浑, 毛玻璃样+~+++ 数十~ 数百, 淋巴为主增高或明显增高明显降低多数降低薄膜涂片抗酸染色及培养可发现抗酸杆菌病毒性脑膜炎不同程度增高清亮,个别微浑-~+ 正常~ 数百,淋巴为主正常或轻度增高正常正常特异性抗体阳性,病毒培养可能阳性隐球菌性脑膜炎高或很高微浑,毛玻璃样+~+++ 数十~ 数百,淋巴为主增高或明显增高明显降低多数降低涂片墨汁染色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二) 脑电图和主要神经电生理检查 1.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 EEG) 是对大脑皮层神经元电生理功能的检查。包括: 第三节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Meningitis ,以下简称化脑) 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随诊断治疗水平不断发展, 本病预后已有明显改善, 但病死率仍在 5 %一 15 %间,约1/3 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 统后遗症, 6 月以下幼婴患本病预后更为严重。[ 致病菌和入侵途径] 许多化脓菌都能引起本病。但 2/3 以上患儿是由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三种细菌引起。2 个月以下幼婴和新生儿、以及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者, 易发生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 前者以大肠杆菌最多见, 其次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或产气杆菌等。然而, 与国外不同, 我国很少发生 B组p 溶血性链球菌颅内感染。致病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脑膜: (1) 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血流,即菌血症抵达脑膜微血管。当小儿免疫防御功能降低时, 细菌穿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膜。致病菌大多由上呼吸道入侵血流, 新生儿的皮肤、胃肠道粘膜或脐部也常是感染的侵入门户。(2) 邻近组织器官感染,如中耳炎、乳突炎等,扩散波及脑膜。(3) 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如颅骨骨折、皮肤窦道或脑脊髓膜膨出,细菌可因此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 病理] 在细菌***和多种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作用下,形成以软脑膜、蛛网膜和表层脑组织为主的炎症反应, 表现为广泛性血管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蛋白渗出, 伴有弥漫性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