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德育管理规定汇编已改.docx

格式:docx   大小:112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德育管理规定汇编已改.docx

上传人:hqqs9 2021/6/26 文件大小:1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德育管理规定汇编已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德育管理规定汇编已改
德 育 管 理 制 度
一、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德育管理制度………………………………2
二、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制度…………………………5
三、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8
四、青海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五大要求十项规范…………………………9
五、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国旗制度………………………………….10
六、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护校队安全工作责任……………………...11
七、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卫生制度…………………………………12
八、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门卫保安工作制度……………………….13
九、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值周教师职责…………………………......15
十、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园管理规定……………………………..16
十一、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学生安全须知…………………………17
十二、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家长会制度…………………………….23
十三、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家长须知……………………………….24
十四、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课堂纪律制度………………………….25
十五、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德育工作制度……………………….....26
十六、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德育处工作职责………………………27
十七、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班主任工作责任………………………28
十八、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师德考核办法…………………………29
十九、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32
二十、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等办法……….34
二十一、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班主任一学期工作常规……………37
二十二、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班主任一日常规工作………………..38
二十三、中学学生守则…………………………………………………….......39
二十四、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40
二十五、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中学学生文明礼仪常规……………...42
二十六、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43
二十七、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45
二十八、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会议制度………………………46
二十九、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评价制度………47
三十、 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工作制度及措施…48
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德育管理制度
一、德育工作实施细则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教师职业到道德规范》,使我校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细则。
二、德育工作需遵循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
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国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国情教育。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及周围社区的德育资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知行统一的原则。重视课堂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形成合力的原则。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重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创新性原则。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既要继承和发扬长期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三、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了解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树立初步的国家观念,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荣誉。
2、集体主义教育
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3、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