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乙烯”的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乙烯”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乙烯”的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乙烯”的教学设计摘要: 本教学设计从社会热点出发, 充分利用模型和实验, 以问题引领学生探究乙烯结构和性质, 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促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与化学应用的密切关系,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品的使用。关键词:乙烯;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分析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是烯烃的代表物,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以及乙烯的产品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若干领域, 它与人类的现代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课以生活中的乙烯产品为载体, 以乙烯结构与性质的探索为主线,以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目的,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认识乙烯产品的用途, 体会有机物从结构到性质的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有机化学的有用与有趣,形成用辩证的思想认识化学品的意识。二、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2 专题三——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乙烯部分。乙烯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学内容看, 教材删去了乙烯的实验室制备和乙烯的燃烧及加聚反应等内容, 仅保留了乙烯的结构和乙烯的性质(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两部分内容; 教材中乙烯的最后部分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了乙炔的性质( 原教材乙炔是以整个章节的形式出现) ,其目的是利用加成反应的原理分析乙炔的性质, 进一步巩固加成反应的原理。从中可以看出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及加成反应的原理是教学的重点。从学习的思维方式看, 学生第一次运用从结构到性质, 又从性质印证结构的方法学习有机化学。因此乙烯结构和性质的教学, 应该为学生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有机化学奠定基础。三、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简单烷烃的结构、性质( 重点是取代反应) 以及用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结构等基础知识, 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 这为本节课的学习铺垫基础。但学生缺乏相关的数理知识, 故对有机物的结构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四、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化学源于生活教师:以图片、新闻资料形式展示生活中的乙烯产品: 情景一、海南香蕉的新闻报道 5 月,是香蕉热销的季节,但 2011 年海南蕉农却在这个季节里叫苦不迭, 因为那里的香蕉收购价格, 在不到两个月时间经历了过山车似的波动,跌幅一度超过 70% 。海南省香蕉协会认为,这种价格的异常波动,源于“乙烯利催熟香蕉有毒”的报道。情景二、塑料制品和白色污染塑料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方便。生活中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袋、保鲜膜、栽培蔬菜用的塑料大棚是聚乙烯制品( 简称 pe), 而雨衣、桌布、用来制作皮箱、皮包、书的封面的人造革, 是聚氯乙烯制品(简称 pvc )。但塑料的大量使用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灾难。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 不仅影响景观, 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国务院办公厅 2007 年 12月 31 日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 2008 年6月1 日起, 在全国范围内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 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以抑制过多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的状况。激疑: 这两条信息都与乙烯有关, 乙烯是一种什么物质?其结构和性质如何?乙烯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塑料制品是如何制得的?塑料制品为什么会形成“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