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并从结合国家政策进行教学与结合生活案例进行教学这两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 运用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153-02
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已在大部分学科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其中扮演传授知识者的角色,将真实的生活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的一种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教材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做到活用生活案例,并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就能够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活起来。本文现谈谈笔者近年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案例进行教学的体会。
一、结合国家政策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其他学科不同,该课重点关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在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应选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看得见、听得到的生活实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自己收集、整理的社会生活事例融入到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从而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运用案例教学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变高效。新课标推行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内容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心理,选取的教材内容也尽可能贴近生活,避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枯燥内容产生畏难情绪,让学生喜爱和接纳道德与法治课。初中思品与法治课的教师要解放思想,解除思想束缚,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提升专业视野,积极观察、思考、收集、整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并将案例有效地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正如笔者教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单元第十八课《东西南北》第二节《合作与发展》的内容时,不仅运用了教材的案例内容,还引入了我国的
“一带一路”战略内容。在课堂上引入国家当前发展战略内容使学生感到教学案例与时俱进,进而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中有关“经济全球化作用”的理解。
二、结合生活案例进行教学
教师在运用生活中的案例讲解教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是教师本身要注重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把握案例信息的能力。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运用各种科技手段进行交流、沟通、收集信息热点已成为现代潮流趋势,教师如果不及时地更新教学案例,或是不主动积极地增加新的知识,那么道德与法治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