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出版管理规定( 200 8年2月21 日海关总署令第36 号公布自 200 8年5月1 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图书出版, 加强对图书出版的监督管理, 促进图书出版的发展和繁荣, 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图书出版,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图书, 是指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 以及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 以及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内容载体形式。第三条图书出版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第四条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图书出版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制定并实施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图书出版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图书出版单位依法从事图书的编辑、出版等活动。图书出版单位合法的出版活动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扰、阻止、破坏。第六条新闻出版总署对为发展、繁荣我国图书出版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图书出版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并评选奖励优秀图书。第七条图书出版行业的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 在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实行自律管理。第二章图书出版单位的设立第八条图书由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设立图书出版单位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取得图书出版许可证。本规定所称图书出版单位, 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设立,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履行登记注册手续的图书出版法人实体。第九条设立图书出版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图书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 (二)有符合新闻出版总署认定条件的主办单位、主管单位; (三)有确定的图书出版业务范围; (四)有 30 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五) 有适应图书出版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编辑出版专业人员; (六) 有确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该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必须是在境内长久居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七)有与主办单位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的固定工作场所;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设立图书出版单位, 除前款所列条件外, 还应当符合国家关于图书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第十条中央在京单位设立图书出版单位,由主办单位提出申请,经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由主办单位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系统设立图书出版单位, 由主办单位提出申请, 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其他单位设立图书出版单位, 经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 由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第十一条申请设立图书出版单位,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按要求填写的设立图书出版单位申请表; (二)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的有关资质证明材料; (三) 拟任图书出版单位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