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比较文学.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比较文学.doc

上传人:yixingmaob 2016/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比较文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础题: 1 、比较文学:研究对象: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2 、开放性:不受时间、空间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具宽泛的内容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 3、关系:事实联系(影响研究) 、价值关系(平行研究) 、交叉关系(跨学科研究) 4、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概念;表达了各民族文学互相接近、交流的愿望, 憧憬有朝一日个民族文学会结合一个统一的、互相联系的整体;“世界文学”观念对早期比较文学的萌芽具有启示作用。 5、斯达尔夫人: 《论文学》,提出了文学取决于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的著名论点 6、 1886 年,英,波斯奈特, 《比较文学》 1887 年,德,科赫, 《比较文学杂志》 1897 年,法,戴克斯特,里昂大学,比较文学讲座 1900 年,巴黎,国际性文学会议:“各国文学的比较历史”列入议题 7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 19C70 年代~20C 初,发展:中心法国 8、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梵· 第根, 法, 《比较文学论》继承并发展,确立法国学派体系——卡雷、基亚 9、 1958 年 9月, 北卡罗来纳大学, 第二节学术讨论会, 韦勒克宣读《比较文学的危机》论文, 驳斥法国学派理论, 阐述美国学派的观点, 被看作美国学派的宣言。(转折点) 10、 1979 年,钱锺书《管锥篇》前四册问世,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 11、影响研究三个方面:放送(起点——流传学) 接受(终点——渊源学) 传播(媒介——媒介学、译介学) 12 、平行研究:可比性——角度: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技巧; 可比性又可称同类性: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文学性:文学内部或与其他领域的“异”加以对比(主要表现在民族性上); 文学类同现象(“平行回现论”或“个别阶段论”) 13、主题学:研究对象:题材、主题、母题、情节、人物、意象如何研究: 同一( 题材、母题、传说人物、意象) 在不同民族文学中流变的历史, 不同作家对它们的不同处理, 这种流变与不同处理的根源。 14、典型人物:远古神话或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如:希腊神话海伦、俄狄浦斯;该隐、大卫具有时代意义, 成为时代典型,如: 巴尔扎克笔下葛朗台、高老头普遍、永久意义的典型:哈姆莱特,浮士德,阿 Q 15、媒介学: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文学材料媒介 16、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名词解释: 1、主题: 通过人物和情节被具体化了的抽象思想或观念, 是作品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往往可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达。如:“爱国主义的精神”、“人性的复归” 2、母题: 较小的、具体的主体性单位。一连串母题的结合就构成了作品内容的框架,从中可以抽象出主题。如: 《芙蓉镇》形势、政治运动、政治人物和群众关系等。题材: 作品的素材,经过了作家的选择,但尚未经过作家的处理。经过作家的艺术构思和审美加工之后的题材就化作了作品的情节、人物和某种和艺术形式。 3、套话: 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它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如: 欧洲人用“鹰勾鼻”指犹太人,中国人用“老毛子”指俄国人。 4 、社会整体想象物: 文学作品中的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