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与“马”有关的诗词名句马, 高大伟岸、矫健壮美、鬃发飘逸, 引颈一嘶, 倾倒多少文人墨客。自古以来, 历代画师便爱以马为素材,以表现其不同形态为乐事。中国人对马可谓情有独钟, 往往将自身境遇与马对偶类比,如:“人贫志短, 马瘦毛长”、“一家养女百家求, 一马不行百马忧”、“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马行无力皆因瘦, 人不风流只为贫”、“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走回头路”。更有许多诗词曲句与马有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王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龚自珍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王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岑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孟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陶潜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辛弃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杜甫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后出塞》杜甫咏马杨师道玉鞍金络过丹墀,骨相峥嵘毛亦奇。世上殊多千里马,老肥御苑未曾驰。羸疲岂任盐车重,伯乐见之不胜嗟。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李贺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李贺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李贺武帝爱神仙, 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 不解上青天。《天马歌》汉武帝刘彻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稼轩词中的马意象/qikan/-shkx/lynx2003/0304/03 《庄子》中的“马”的意象 ?id=23567 伯乐相马传说中, 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 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 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 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 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一次, 伯乐受楚王的委托, 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 千里马少有, 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 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 都仔细寻访, 辛苦倍至, 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 伯乐从齐国返回, 在路上, 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 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 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 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 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 “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