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世界文坛群星翡翠, 优秀作家和作品不在少数。特别是小说创作, 不管是在古代、近代或者是现代, 都被许多作家所热衷, 成为世界文坛一颗闪亮的明星。而写好一部小说有许多因素,人物的塑造是小说的核心构成。一个好的人物形象的树立, 是整部小说的灵魂所在。世界文坛上建立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很多种、有悲喜剧形象、英雄形象, 吝啬鬼形象等等。在这篇论文里, 将以英》和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 讨论两部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梁实秋曾经说过:“欧洲全十八世纪是在启蒙运动笼罩之下,欧洲大陆各国的启蒙运动在十八世纪后半叶大部分酿成剧烈的轩然大波。”这足以看出,十八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社会和政治制度新旧交替,不断斗争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文化激烈碰撞,趋于成熟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 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展开了对人类本质的探索, 在要求个性自由, 追求进取的同时,塑造了一个个新兴资产阶级探索者的形象,其中尤以英国小说家丹尼尔· 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为代表。丹尼尔· 笛福是英》, 看似既无荡气回肠的情节, 又无超拔诱人的写作技巧, 也无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但却成了炸响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潮流的第一声春雷。这是为什么?很大原因是鲁滨逊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小说通过对主人公鲁滨逊航海描写的叙述, 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鲁滨逊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理想的新兴资产阶级者的形象,是一个积极向上,不怕艰难的硬汉。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冒险, 为此父亲常常教育他要安于现状。可是他终究抵抗不住诱惑, 踏上了出海远航的道路。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 告别家人, 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 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 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 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 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 28 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 他盖起了房子, 收获谷物, 驯养山羊, 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一直到第 28 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 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 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 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是笛福按照自己的理念, 继承启蒙文学面向平民的优良传统, 把握着时代的脉搏而精心设计的。他所经历的一切, 对于我们来说, 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在这些奇迹的背后, 凭借的是一种不放弃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 使得鲁滨逊在逆境中不断地超越自我, 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这种精神面貌, 证实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因此可以说, 鲁滨逊的这一形象更多的带有新兴资产阶级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支配世界万物的精神。至于小说《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