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岩石学》课件第二章结构构造00.ppt

格式:ppt   大小:19,706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岩石学》课件第二章结构构造00.ppt

上传人:na2021 2021/7/3 文件大小:19.2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岩石学》课件第二章结构构造00.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岩石学?课件第二章结构构造00
〔二〕 岩石中矿物的颗粒大小
1、显晶质结构
肉眼观察时根本上能分辨矿物颗粒者。
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分为: (1)粗粒结构:>5mm (2)中粒结构:5~2mm (3)细粒结构:2~ (4)微粒结构:<
附: >1cm的矿物,称为巨晶结构;>3cm的称伟晶结构。
2、隐晶质结构
矿物颗粒很细,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者。
如果在显微镜下可以看清矿物颗粒者,称显微晶质结构;
如果镜下只有偏光反映,而无法分辨矿物颗粒者,称显微隐晶质结构。
根据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分为: (1)、等粒结构:
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大致相等。 (2)、不等粒结构:
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大小不等,之间为连续过渡。
(3)、斑状及似斑状结构:
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这点可与不等粒结构相区别。

斑状与似斑状结构的区别:
如果基质为隐晶质及玻璃质,那么称斑状结构;
如果基质为显晶质,那么称似斑状结构,与斑晶为同一世代的产物。
斑状结构
等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似斑状结构
斑状结构是浅成岩和喷出岩的重要结构类型。斑晶一般是在深处〔岩浆房〕或上升过程中晶出的,在地表条件下不稳定。常形成:
熔蚀结构和暗化边结构
深部结晶的斑晶在随岩浆上升过程中,因压力降低使斑晶的熔点降低、或因岩浆在地表氧化温度升高,造成斑晶熔蚀,形成浑园状、港湾状形态,称熔蚀结构,如石英;
含挥发分的斑晶〔角闪石、黑云母等〕,因低压、高温氧化、脱水等原因常发生分解,在斑晶边缘形成不透明分解物 〔磁铁矿及高温无水的透长石、白榴石、橄榄石、辉石等细粒集合体〕,称暗化边结构。
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主要区别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基质
隐晶质或玻璃质
显晶质
熔蚀、暗化
斑晶有
斑晶无
斑晶与基质成分
斑晶与基质成分不同,斑晶不一定是岩石主要成分
斑晶与基质成分相同,斑晶可以是岩石主要成分
晶出时间
不同世代,先后结晶
基本同时形成
形成环境
喷出岩(部分浅成岩)
深成岩(部分浅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