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丘陵山区樱树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叶用、花用樱花的栽培技术,包括产地环境与规划、樱树园生 态建设、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樱树修剪、适时采摘等内容,以为樱 树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樱树;栽培技术;丘陵山区
樱花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樱桃亚属(cerasus)植物,别名山樱花、 福岛樱、青山樱。樱花为落叶乔木,高5~25 m,树冠广展,树皮呈灰褐色、有横纹, 小枝灰白色,皮孔呈细小点,叶矩圆状倒印形、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叶基部 或叶柄上多有腺体,花单生、散形,通常在8朵以下。全世界共有100多种以上的 樱花,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欧洲和北美的温暖地带,我国约有50多种,主要分布 在华东、华中和西南的部分地区。
日本樱花为中国山樱桃与日本早樱的天然杂交种,亲缘关系较近,加之中日 两国的气候条件相近,因此,日本樱花能在中国良好地生长繁殖。腌制樱花在日本 料理中主要用来制作食品、便当和糕点,樱叶则可以用来包裹“樱饼”等点心。 据统计,每年日本市场的樱叶和樱花消费量大约为10万箱左右,其国内生产量已 严重不足,市场缺口较大,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是日本樱叶和樱花的出口大国,樱叶 和樱花产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扬州、苏州吴中、浙江富阳和四川成都等地,总面积 不足333 hm2,远不能满足日本市场的需要。现将丘陵山区樱树栽培技术介绍如 下。
1产地环境与规划
产地环境应选择日光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块,~[l]o基 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樱树园区生态环境,有利于樱树园的生产管理, 维护樱树园生态平衡,发挥樱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樱树园的排灌及作业。根据 基地规模、地形、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 头道。大中型园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园区,
应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条件许可下, 可建立樱树园区节水灌溉系统。
2樱树园生态建设
樱树园四周不应种植其他能招引病虫害的树及作物。土壤坡度较大、水土 流失严重的区域不宜栽种樱树。对缺株断行严重、覆盖度低于70%的樱树园,应 通过补植缺株、压条等措施提高园区覆盖度。樱树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 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种植时期为当年11月至翌年3月,进行双行条栽。樱园与四 周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隔离带,防止农药的交叉污染及病虫的潜入 危害⑵。采用双条栽方式种植,株距80 cm,行距小行为60 cm,大行100 cm。种植 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施有机肥45-60 t/hm2,底肥深度在30-40 cm。
3 土壤管理和施肥
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采用地面覆盖等方法提高樱树园的保土蓄 水能力,杂草和作物秸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采用合理耕作, 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幼 龄或台刈改造的樱园,应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土壤pH值应为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根据土壤理 化性质、樱树长势、预计产量、规格类型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 量和施肥时间,实施樱树园平衡施肥,防止樱树园缺肥和过量施肥;应多施有机肥 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