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1、天道酬勤【拼音】 tiāndào chóuqín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成语故事】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 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 还在朗读, 因为, 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 潜伏在他的屋檐下, 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 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 “这种水平读什么书? ”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 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 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 但是他只能成为贼, 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 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 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 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解释】“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 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 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 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出处】出自《论语》的“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造句】只要辛勤努力, 就不信没有天道酬勤的道理。你要相信天道酬勤, 所以好好努力吧。 2、砥柱中流【注音】 dǐ zhù zhō ng liú 【成语故事】上古时代, 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处有一座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中, 影响河水的通行,大禹治水时把两边的河道凿宽,这样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急流之中。三门峡分人门、神门及鬼门,其中鬼门最险,而砥柱却巍然屹立在急流中。【出处】吾尝从君济于河, 鼋衔左骖, 以入砥柱之中流。春秋·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谏下》【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起重要作用【相近词】中流砥柱、坚定不移、力挽狂澜【反义词】独木难支【成语例句】◎这次展览是由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筹办的"砥柱中流--1991中国抗灾纪实摄影展览"和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筹办的"全国抗灾救灾摄影展览"合并而成。 3、尔虞我诈【拼音】ěryúwǒ zhà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包围了弱小的宋国都城,宋国大帅华元誓死守城不降, 楚军存粮不多,车夫申叔向楚庄王献计,要士兵盖房种地,装做长住的样子。华元急了,偷偷潜入楚军统帅子反的营帐,说城里缺粮人们易子而食。于是两军讲和。 2 【出处】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宣公十五年》【解释】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彼此互相玩弄【近义词】勾心斗角、尔诈我虞【相反词】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其它使用】◎这正是写作主体对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劣习的否定和抨击。◎人类中经常出现的那些尔虞我诈巧取豪夺奸狡欺骗弱肉强食横行霸道以及杀人越货之类的丑恶行径将荡然无存。◎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假象:似乎竞争就意味着瞒天过海,尔虞我诈。◎那时,大地一片光明,人间充满了欢乐、和睦、友爱,没有杀戮,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了罪恶。◎世界上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强词夺理,没有人剥削人,没有流血,更没有战争。 4、动辄得咎【拼音】 dò ng zhédé jiù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 韩愈学识渊博, 被任命监察御史, 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 触怒了唐德宗被贬, 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 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出处】跋前踬后,动辄得咎。唐· 韩愈《进学解》【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近义词】跋前踬后【反义词】八面圆通【成语造句】◎而凶悍阿婆,奸刁的小姑,处处都有啼笑皆非,动辄得咎的痛苦。 5、收买人心【拼音】 shōumǎirénxīn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 赵云与刘备的两位夫人及小主人阿斗失散后, 四处打听, 终于找到了甘夫人及阿斗。曹操的追兵赶到, 赵云英勇杀敌, 突出重围终于到达刘备身边, 哭诉没有救下糜夫人,刘备感动得痛哭流涕,当场要摔死阿斗,被众将劝止。【出处】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清· 李百川《绿野仙踪》第 31回【释义】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笼络人心【近义词】笼络人心【成语举例】你不要再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