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PPT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513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PPT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7/16 文件大小:5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PPT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
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
(离心式风机的分类
1 、 风机按风压(相对压力)H的大小,可分为:
2 、 高压离心风机P=2940—14700N/m2 (H=300—1500毫米水柱)
3 、中压离心风机 P=980—2940N/m2 (H=100—300毫米水柱)
4 、 低压离心风机P< 980N/m2 (H<100毫米汞柱);
5、 高压轴流风机P=490—4900N/m2 (H=50—500毫米水柱)
6 、 低压轴流风机P<490N/m2
第1页/共29页
离心风机的工作过程
离心风机主要由叶轮、进风口及蜗壳等组成(图14-2)。叶轮转动时,叶道(叶片构成的流道)内的空气,受离心力作用而向外运动,在叶轮中央产生真空度,因而从进风口轴向吸入空气(速度为c0)。吸入的空气在叶轮入口处折转90°后,进入叶道(速度为c1),在叶片作用下获得动能和压能。从叶道甩出的气流进入蜗壳,经集中、导流后,从出风口排出
图14-2 离心通风机内气体流动方向

第2页/共29页
叶轮的工作原理
(一)速度三角形 空气在叶道上任一点处,有绝对速度c,它是气流与叶轮的相对速度ω与牵连速度μ的向量和(图14-3a)。绝对速度c与牵连速度μ的夹角以α表示。相对速度ω与牵连速度μ的反方向的夹角以β表示。通常只画出叶片入口及出口的速度三角形,并以1点表示叶轮入口;2点表示叶轮出口(图14-3b、c)。
第3页/共29页
图3 速度分析及速度三角形
.气流在叶道内的速度分析
c. 出口气流速度三角形
第4页/共29页
(二)基本方程——欧拉方程
便于计算,作假设如下:
1、气体为理想气体,流动没有能量损失,风机功全部转化为气流能量。
2、叶轮叶片数无限多、无限薄。所以气体在叶道内的流线与叶片形状一致,气流相对速度ω2的出口角β2与叶片出口安装角β2A一致。
3、气流是稳定流,其流动不随时间而变化。
  当风机流量为Q(m3/s)、压力为PT∞ N/m2 时(PT∞ ——叶片数无限多理论压力),气流则得到的能量为 N=Q PT∞ (N·m/s)
  如风机轴上阻力矩为 M(N·m)、角速度为ω(1/s),)则驱动风机的功为
N=Mω (N·m/s)
根据假设1,驱动风机的功全部转换为气流的能量,则
第5页/共29页
.
根据动量矩定律,单位时间内,叶轮中气流对风机的动量矩的变化,等于外力对此轴线的力矩和。
由图1可知,叶道内气体abcd经时间Δt后,移动到efgh。根据假设3,气流为稳定流,截面abgh内气体动量矩不变。因而在Δt时间内,气体动量矩的变化为面积abfe与dcgh动量矩之差,而面积abfe与dcgh内体质量相等,并等于每秒钟流过叶轮气体质量乘以时间Δt,即
m=QρΔt
叶轮入口及出口处的动量矩M1及M2分别为
第6页/共29页
.
单位时间内动量矩的变化为力矩M

所以
上式为离心通过风机的基本方程,又叫欧拉方程。因略去了全部损失,所以PT∞称为无穷多叶片时的理论全压。
在上式中,C1u是叶轮进口处气流绝对速度C1在圆周方向的速度分量。由于叶轮入口处具有切线速度u1 ,按速度场作用规律,气流在进入叶轮时应该存在切向分速。但是空气的粘性很小,在没有导流器时,可以认为气流是径向进入叶轮的,即在叶轮入口处,α1=90°,C1=C1r,C1u=0。代入欧拉方程,可得:
PT∞=ρu2C2u
第7页/共29页
图14-4 轴向涡流的产生原因及其c2u的影响
第8页/共29页
第9页/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