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苏州工业园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州工业园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Hkatfwsx 2014/8/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州工业园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州工业园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2011年8月
目录
3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3(一)发展现状
31、基础与优势
62、问题与挑战
8(二)面临形势
10二、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10(一)发展思路
12(二)总体目标
14三、重点任务
14(一)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经济转型发展
141、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72、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183、促进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
18(二)支持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促进外资制造企业创新发展
181、深入实施创新企业“亮点培育工程”
192、持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193、推动外资企业本地化创新发展
20(三)夯实成果转化基础,提升产学研合作成效
201、 HYPERLINK \l ;_Toc300327296; 全面激发高校院所创新活力
202、 HYPERLINK \l ;_Toc300327298;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
213、进一步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
21(四)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加快打造国家人才特区
211、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222、 HYPERLINK \l ;_Toc300327303; 加大创新人才培育力度
223、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
23(五)完善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开放创新体系
231、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
232、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243、加强科技金融创新
244、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25四、实施保障
25(一)完善创新投入体系
25(二)完善创新政策体系
26(三)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26(四)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为贯彻落实《苏州工业园区2011—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科技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编制《苏州工业园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该规划是在园区转型升级、二次创业阶段制定的区域科技发展五年规划,将为园区下一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基础与优势
园区将“十一五”作为创新发展的起步期,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科技跨越计划和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注重把开放型优势与自主创新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打造创新环境、建设创新载体和平台、引进创新要素、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等措施,促进园区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园区2007年加入国家高新区序列,在最新公布的2009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园区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九位,列全省高新区之首,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之路,为“十二五”园区科技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域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园区初步建成了贯通知识创造—应用开发—创新孵化—产业化实现的区域创新系统雏形。园区拥有江苏省首家中科院系统技术应用类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纳米所”),已聚集各类研发机构202家。建设了中科院苏州育成中心、苏州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等一批产学研合作载体,推动区内科技企业与国内外90多所院校合作承担300多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
“十一五”期间,园区布局了包括全国首家专业性大学科技园—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内的9家大学科技园和国际科技园、生物产业园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苏州纳米所的纳米器件重点实验室获批成为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园区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拥有国家高企255家,占全市1/3;苏净集团、南大光电、苏大维格、晶方半导体、硅能半导体、旭创科技、纳微科技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园区R&D投入强度不断加强,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41>.4%。专利申请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30%,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量的50%左右,位居全国高新区和县级市前列;累计专利授权数达7>7854件。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园区拥有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11个国家级基地称号,纳米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及创意产业、生态环保、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园区每年新增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超500个,其中新兴产业项目占比约60%。2010年,,%;实现新兴产业产值1472亿元(苏州市统计口径),%,位居全市第一。
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