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财政部的十大经济效益指标
财政部的十大经济效益指标
一、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计算公式:
销售利润率= 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收入×100%
产品销售净收入:指扣除销售折让、 销售折扣和销售退回之后的销售净额。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
销售毛利率=(-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销售毛利率一般大于销售利润率。
二、总资产报酬率: 又称所得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包括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运营效益的重要。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为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当年实现的全部利润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数据取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基本情况表》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一般情况下,企业可据此指标与市场利率进行比较,如果该指标大于市场利率,则表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越有效。
三、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计算公式: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净利润(即税后利润)
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年初数)+(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四、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计算公式: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真正意义的资本保值增值与本期筹资和其他事项无关,与本期也无关,而是取决于当期实现的经济效益,即净利润。因此,资本保值增值指标应从出发,以净利润为核心。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对资本保全的影响,只有在当期净利润不低于期初所有者权益与上升率的乘积时,才能实现真正的资本保值增值。所以在物价上涨形势下,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应为:
[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一般物价指数)]/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100%一一般物价指数上升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100%,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
五、资产负债率: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情况。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六、流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上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比率的局限性
1.无法评估未来资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