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市场调查LV134 问卷调查.doc

格式:doc   大小:9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市场调查LV134 问卷调查.doc

上传人:蓝天 2021/7/18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市场调查LV134 问卷调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 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 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者 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所以又称问题表格法。问卷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编制问卷,选择被试 和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法的种类
问卷调查,按照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代 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填式问卷调查,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报刊问卷调 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 调查,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 问卷调查。这几种问卷调查方法的利弊,可简略概括如下表:
顶目
自填式冋卷调查
代填式冋卷调查
报刊问卷
邮政问卷
送发问卷
访问问卷
电话问卷
调查范围
很广

较窄
可广可窄
调查对象
难控制和选择, 代表性差
有一定控制和选择,但回复问 卷的代表性难以估计
可控制和选择, 但过于集中
可控制和选择, 代表性较强
可控制和选择, 代表性较强
景响回答 的因素
无法了解、控制 和判断
难以了解、控制和判断
有一定了解、控 制和判断
便于了解、控制 和判断
不太好了解、控 制和判断
回复率
很低
较低


较高
回答质量
较高
较高
较低
不稳定
很不稳定
SA人力
较少
较少
较少

较多
调查费用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调查时间
较长

较拒
较姮
问卷调查法的问卷设计
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一般由卷首语、问题与回答方式、编码和其他资料四个部分 组成。
1、 卷首语。
它是问卷调查的自我介绍,卷首语的内容应该包括:调查的目的、 意义和主要内容,选择被调查者的途径和方法,对被调查者的希望和 要求,填写问卷的说明,回复问卷的方式和时间,调查的匿名和保 密原则,以及调查者的名称等。为了能引起被调查者的重视和兴趣, 争取他们的合作和支持,卷首语的语气要谦虚、诚恳、平易近人, 文字要简明、通俗、有可读性。卷首语一般放在问卷第一页的上面, 也可单独作为一封信放在问卷的前面。
2、 问题和回答方式。
它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调查询问的问题、回答问题 的方式以及对回答方式的指导和说明等。
3、 编码。
就是把问卷中询问的问题和被调查者的回答,全部转变成为A, B, C…或a, b, c…等代号和数字,以便运用电子计算机对调查问卷
进行数据处理。
4、其他资料。
包括问卷名称、被访问者的地址或单位(可以是编号)、访问员姓 名、访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访问完成情况、审核员姓名和审核意 见等。这些资料,是对问卷进行审核和分析的重要依据。
此外, 句话,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真诚感谢,也可稍长一点,顺便征询一 下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的看法。
问题的种类、结构和设计原则
问题的种类
问卷中要询问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1、 背景性的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
2、 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
3、 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 观世界状况方面的问题。
4、 检验性问题,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
问题的结构
1、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而不要把性质或类别的问题混杂
在一起。
2、 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或困难程度排列。
3、 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
设计问题的原则
要提高问卷回复率、有效率和回答质量,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 则:
1、 客观性原则,即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2、 必要性原则,即必须围绕调查课题和研究假设设计最必要的 问题。
3、 可能性原则,即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凡是超 越被调查者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回答能力的问题,都不 应该提出。
4、 自愿性原则,即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 凡被调查者不可能自愿真实回答的问题,都不应该正面提出。
问题的表述 表述问题的原则
1、具体性原则,即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
题。
2、 单一性原则,即问题的内容要单一,不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问题合在一起提。
3、 通俗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语言要通俗,不要使用被调查者 感到陌生的语言,特别是不要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
4、 准确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语言要准确,不要使用模棱两可、 含混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或概念。
5、 简明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