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2年临沂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论文(设计)
评选编号: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语文课程标准则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 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 践的机会”。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 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体现语文课程与其 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的课程,它是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自己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 与实践性。教师可从各课程中提炼活动的素材,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整合。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综合实践课程的资 源,对语文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进行一些探索。
1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的 需要、兴趣、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 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活动的实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语文教材中其 实有很多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由课文内容产生很多问题,但有的问题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 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的这一优势,可以再现或创设
教学所需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达到精神集中愉悦并存的境界。
如《秋天的图画》一课,描绘的是秋天来到田野里的的独特景色,这对 于生活在都市的学生来说从未见过,彳艮难想象。笔者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 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老舍一同到“山野”,欣赏那里 的苹果、梨树、柿子、高粱。随着画面的出现,播音员配文朗读,学生的兴 致油然而生。他们感受到苹果树上的红红的笑脸,梨树上的金黄的灯笼,高 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时而赞叹,时而陶醉,当画面出现火红的高粱时,很多 学生兴奋的问:“老师,高粱真的很像燃烧的火把呀? ”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 时间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那秋天的山野,使他们看到从没有看到过的景 色,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2启发学生动手动脑,激励学生创新实践
动手又动脑,可以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小学生天真活 泼,他们乐于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又勤于动脑,因此有目的地让学生开展 “办手抄报” “制作名片、明信片”“诗朗诵”“演讲” “故事会”“演出课本剧” 等语文实践活动,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要求学生搜集鲁迅先生富有哲理的 名言,为了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笔者上了一节“制作名人名言卡”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准备好硬卡纸、彩笔和装饰丝线等 物;课上教给学生制作“名人名言卡”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制作,要求图文 并茂,独具匠心;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后 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里展示。学生兴趣盎然,对鲁迅先生的名言有了一定
的了解,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在听、说、读、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