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产生相应的后果。
二.高血压分类
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的95%以上;在不足5%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2005年中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160
<90
三.高血压诊断标准
按WHO的标准,人体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Hg或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为轻度高血压。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升高。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四.高血压病因
,肥胖人高血压的形成不同于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由于肥胖人的脂肪组织大量增加,扩充了血管床,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在正常心率的情况下,心搏出量要增加许多,长期的负担过重,左心肥厚,血压升高。
2.由内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成的高血压。由于血液新陈代谢的排出不够彻底,在管道内部形成污垢,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堵塞,使血管压力升高。
3.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性硬化,会造成高压。
4.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5.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太过亢奋,在肠胃方面有病变,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形成一定的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
6.心脏方面的先天及后天的缺失。
7.脑血管疾病引起的。
8.血液干涸造成的高压。
9.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食盐摄入量小于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大于20g/%。
10.遗传因素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五.高血压症状
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眩晕
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3.耳鸣
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
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5.失眠
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六.高血压的易患人群
。
。
。
、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
,最孤独的人的血压数值要比不孤独的人的血压数值高30。这一点提醒人们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方法是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七.我国高血压病人特点
我国高血压病人特点是“三高”,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患病率高,2010年,。也就是说,每9个人中间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每2-3个中国家庭中间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而且每年是以350万人的速度向上递增。可见高血压的患病率是多么高。
八.高血压八个误区
1.担心血压降得过低
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这些器官因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这种认识是个误区。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在理想范围内血压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2.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