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气象部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张晓玲重要性?根本法?宪法---刑法、民法等所有法律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权威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民法通则?对民事活动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所做的法律规定。?第四条: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气象部门项目管理?全过程?《气象部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气发〔 2012 〕 23号) ?《中国气象局部门项目库管理暂行规定》(气发〔 2002 〕 417 号) ?《关于印发《气象部门项目库管理办法》的通知》(气发〔 2009 〕 93号) ?立项阶段?《关于调整气象部门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限的通知》(气发〔 2002 〕 237 号) ?《气象部门项目论证和评审工作办法》( 气发〔 2004 〕 82号) ?《气象建设项目审核和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气发〔 2007 〕 124 号) ?实施阶段?《气象部门项目执行检查暂行办法》(气发〔 2003 〕 236 号) ?收尾阶段?《气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范》( QX/T 31-2005 ) 根本之源: 《气象部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为什么要修订? ?国家发改委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基本建设管理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原《办法》由于颁布较早,未能涵盖国家政策最新内容,从而与现行国家规章制度和实际建设情况产生了不一致。为什么要修订? ?近年来,国家对气象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气象建设项目的投入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对气象业务项目的投入逐年增长,业务项目在年度建设项目中占了一定比例,而业务项目的建设内容因软性开支较多,同原办法中界定的基本建设需形成固定资产在条法上存在一定的矛盾, 相关支出很难在财务决算中予以确认,也会导致审计时产生问题。为什么要修订? ?原办法已执行近十年,为反映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气象部门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重心和特点,与时俱进,进行合理的修订时也是合理的。修订过程? 2010 年7月召开气象部门基建检查员工作布置会,并成立了“气象部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修订编写组”。编写组在广泛收集整理各部委、地方政府出台的基本建设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于 8月提交了《气象部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初稿。计财司会同编写组对初稿进行了审查和讨论,学习和研讨了农业部、水利部、卫生部等部委的基本建设管理办法,最后整理形成讨论稿。? 2010 年9月初,在吉林长春举办的项目管理培训班上,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和计划单列市气象局的项目管理人员对讨论稿进行了分组讨论。 9月中下旬,又在计划财务司内各处室对《办法》讨论稿征求了意见。?在对讨论稿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稿,于 9月底下发《关于征求〈气象部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广泛征求各省(市、区)气象局、计划单列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和各内设机构的意见。根据上述单位的反馈意见,我司形成《气象部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修订稿。主要修订内容?修订过程中,注重政策的实时性与可操作性,在遵循发改委、财政部等主管部门管理规定的同时,也注意与气象部门现行规定(《统筹集约管理办法》、《气象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气象部门项目库管理办法》)相衔接。?1、根据各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颁布的基本建设管理方面的规定对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在管理程序方面增加了概算调整、绩效考评、后评价等内容;在管理方式上,与现行的项目库管理相衔接;在项目实施方面,增加了工程施工管理和代建制的内容。主要修订内容? 2 、根据实践情况,简化部分程序,使《办法》更具可操作性。原《办法》中的开工报告的审批,现在已经不是审批必须的环节,因而取消了该环节。原《办法》规定的奖励措施,由于实践中很难操作,因而取消一部分内容。同时,为与财务决算保持口径一致,根据现行财务决算审批权限对项目审批权限进行了简化。? 3 、参照农业部的做法,使业务项目建设合理化。原《办法》采用列举法对基本建设项目内容认定,大部分业务项目由于建设内容难以形成固定资产,因而部分支出无法在财务决算时予以确认,审计中存在重大隐患。修订后,采用排除法界定建设内容,明确“原则上须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和生产(业务)能力”,使业务项目在条法上得到确认。主要修订内容?原《办法》共十章 42条,修订后为十一章 53 条,增加了概算调整、绩效考评、后评价、工程施工管理、代建制等内容。?原《办法》修订后《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建设程序第二章职责划分?第三章分级管理第三章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第四章基本建设计划管理第四章中国气象行业建设项目信息系统管理?第五章园区建设规划管理第五章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第六章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第六章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第七章基本建设财务与拨款第七章基本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