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磁场》教学案例设计
【教材分析】
《磁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用1课时进行教学。磁场是继磁现象之后的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生磁、电磁铁等知识的基 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编者首先从磁针移至磁体附近会发生偏转,得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 物质 磁场,接着通过实验来感知磁场是确实存在的,然后通过磁针的指向来规定磁场的
方向,引出用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紧接着再介绍地磁场及沈括发现磁偏角, 最后利用课后的科学世界《动物罗盘》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教材的这样编排,突出了物 理教学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遵循了循序渐进、由 浅入深的原则,还充分地利用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思想】
“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磁场”看不见,摸不到,十分抽象,难于理解。初中 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宗旨是要充分运用学 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实践经验,采用“类比”的方法,促使学生把生活实际中认识“风”的方法、 手段“迁移”到物理课堂上,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找到形成磁场概念的途径,最大限度地 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迪。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展现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展现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 景,如对生活中“风”的研究。另一条主线是物理场景的展现,对磁场进行研究。两条主线并 行,前一条主线是后一条主线“迁移”的素材,为后一条主线打基础,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 同时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课堂情景,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 动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在H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应用。
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 过程与方法
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经历实验观察、总结类比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规律,初步认识科 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分析、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探究的乐趣。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 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
难点:如何认识磁场的存在,明确引入磁感线的实际意义。
这是由于磁场贯穿全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十分抽象,难于理解。而磁感线是 形象描述磁场的很好方法。
【教具】
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磁感线平面演示模型和立体演示模型、地球仪、电风 扇、薄彩带等。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显著的心理年龄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好问,喜 欢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计划性 和有目的地观察,概括能力还比较欠缺,而且“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磁场”看不见、 摸不着,十分抽象,难于理解。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
【教法选择】
1、实验探究教学法
通过实验探究和学生思考、回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