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偷换概念,“良心”不同于“文学良心”)
2.D(“这种现象”应指“中国文化的早熟”,ABC分属诗歌、绘画、哲学方面的表现,正确;而D项是形象地阐述中国文化早熟的原因。)
(作者举《百喻经》的例子不是为了说明中国人的“聪明”,而是为了形象地说明 “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一特点。)
1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属:随从,跟随。)
5.D(①是表现项羽英雄末路的悲惨处境;⑥是表现项羽的刚烈性格)
6. D(说最后一段“表现出项羽性格中沽名钓誉的一面”欠妥。)
7.(1)江东虽然小,土地方圆(尚有)千里,民众(也有)数十万人,也足以称王了。
译出大意给3分;“地方”(土地/方圆)、“王”(名词作动词,“称王”)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
(2)我听说汉军用千金和封邑万户悬赏我的人头,我送给你个恩惠(人情)吧。
译出大意给2分;“购”(悬赏)、“(以)千金,邑万户”(介宾结构后置)、“德”(恩惠,恩德)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2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五载”“一年”写出了漂流异地时间之长;颔联着眼于辗转空间之广,“关塞”“潇湘”一北一南,写出了辗转漂流各地之苦;颈联运用比喻(象征)手法,将残生比作飘荡的白鸥,突出了漂泊无依的苦闷。(6分;每联2分,能结合词句分析、意思对即可。)
,自己何必多忧。/ 表面上看似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实际上包含着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5分;“释意”2分;“思想情感”答出一方面给2分,答出两方面给3分)
3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3)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A.过于绝对化;D.老人的饼不涨价是因为买饼的都是老主顾,而与“生意难做,顾客稀少”无关;E.“人物性格不够统一”错。)
4
(2)①贫困,节俭:因失业而经济拮据,饭食简单,为区区5元假币而焦虑痛苦。②自私,冲动(迁怒于人):自己上当受骗后设法将假币花掉,将损失转嫁他人,计划不成功就将怒火发泄在墙壁和树上。③善良(良心未泯):不忍心让卖饼老人承受更大损失,主动放弃了花掉假币机会。[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加点词语答出任意一个即可)和“简析”各占1分]
(3)①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为主人公再次设法花掉假币及最终放弃的情节做铺垫,使小说进入高潮和结局。②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促使人物性格发生转化):主人公因之而良心发现,回归了善的本性。③揭示主题的作用:小说借这一形象褒扬了生活中依然存在的善良诚信的美德,从侧面鞭挞了社会中欺骗自私的行为。(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5
(4)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①以小见大,反映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为谋私利而欺骗他人,诚信缺失的现象;②“一张假币”见证了人性中的善良与诚信的回归,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