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宋庆龄与黄埔军校
录入:cdmgxc  更新时间:2013-5-29 8:53:57  点击数:188
【字体:     】
   
    
   宋庆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斗士,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和革命伴侣,她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与共产党人共同创建的革命军校,它直接影响并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写下了国共两党精诚合作的光辉篇章。宋庆龄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期,为创建黄埔军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倾力协助革命工作 参与酝酿创建军校构想 
在孙中山创建军校的革命教育理念萌芽阶段,宋庆龄一直追随和守护着孙中山,协助先生捍卫共和的斗争,不懈探寻着中国革命的前途。
宋庆龄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亲密的得力助手。宋庆龄与孙中山先生于1915年结为革命伴侣,从此将自己的生命同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她追随孙中山参与了其后革命活动中的所有重大行动,参与起草了许多具有历史性影响的电文、宣言,出色地担负起整理文件、处理函电等繁重的日常工作。她协助孙中山起草《第二次讨袁宣言》,一路跟随讨袁反段、护国护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孙中山著述《建国方略》时,宋庆龄担当资料员、抄稿员和翻译,给予了重要帮助。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宋庆龄加紧学习俄文和德文,与朱执信帮助孙中山起草了致列宁和苏维埃的电文,表达了孙中山“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的意愿。
宋庆龄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全力保卫孙中山先生的安全。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时,面对叛军进逼的危机时刻,宋庆龄坚持先送孙中山先生撤离,自己毅然留下牵制叛军,她的一句“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表现出全心全意献身革命的坚强意志和卓越胆识。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是断无成就的,在建军问题上非寻找新的道路不可”。
宋庆龄参与了孙中山与共产国际代表的重要会谈。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访问了孙中山,提出了国民党改组和创办军官学校的重要建议。经过反复思考和借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后,孙中山终于明白了俄国革命所以很快成功,是
“因为有了革命军队做革命党的后援”;中国革命因“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便不能完全成功。”这为孙中山以后建立陆军军官学校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积极促成国共合作 协助军校筹备工作
黄埔军校的创建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她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宋庆龄支持孙中山给国民党“输入新鲜血液”的正确主张,积极参与谋略,辅佐孙中山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创建了黄埔军校。
宋庆龄协助开展重要联络工作。孙中山和共产国际代表及中国共产党代表举行的一系列会议,宋庆龄都积极参加,热情襄助。她参与孙中山先生同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苏联政府代表越飞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的多次重要会谈,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孙中山与越飞在多次会谈的基础上发表了联合宣言,确立了“联俄”政策,促进了“联共”政策的发展。
宋庆龄坚决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民党内部对三大政策的质疑声很多,国民党右派以公开退党示威,真正拥护的只有宋庆龄和廖仲恺、朱执信等少数人。国民党内部很多老同志频频游说宋庆龄,希望她劝说孙中山放弃主张,但都遭到她坚决拒绝。在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