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计划]送东阳马生序.doc

格式:doc   大小:113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划]送东阳马生序.doc

上传人:小雄 2021/8/21 文件大小:1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划]送东阳马生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 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闻。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I■之 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了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了 H: “ I-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 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 原宪]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
8、 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若既不出户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夫以孔子之圣, 曾益其所不能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0、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
(1)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 人之为学,不H进则丨I退。
11、 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 之处有哪些? (2分)
答案:8、B 9、A有时B地方区域等C交往 D门
10、 (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2) 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
11、 共同之处:①要勤勉好学,②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 者)
不同之处:甲文①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②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①谈“为学”不 进则退的道理,②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③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不同点各讲出 一点即可得满分)
常州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配文:绝曬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 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配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解释下列短语。(3分)
(1 )弗之怠: (2)走送之:
(3)哀转久绝: (4)歌以咏志:
这位同学认为郦道元《三峡》选段可以用来比喻读书过程中有所领悟的 喜悦。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说说“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的意思。(2分)
如果说读书的第一境界是立志启程的不易,第二境界是求知过程的甘苦, 那么第三境界则是豁然开朗的喜悦。请你评价一下《观沧海》的诗句作为第三境 界的配文是否合适。(2分)
阅读韩愈《进学解》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业精于勤,荒于嬉①;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②相逢,治具毕张③。 拔去凶邪,登崇峻良④。占小善者率以录⑤,名一艺者无不庸⑥。爬罗剔抉⑦, 刮垢磨光⑧,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⑨?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⑩之 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注释:①嬉:游戏,马虎。②圣贤:圣君贤臣。③治具毕张:治国策略都具 备了。④登崇峻
(jtin)良:重用贤能。⑤占小善者率以录:有小特长的人都被 录用。⑥庸:用。⑦爬罗剔抉(jue):认真鉴别筛选。⑧刮垢磨光:细心培养锻 炼。⑨不扬:不被重视宣扬。⑩有司:主管部门。
(1) 韩愈认为学业发展、品行修炼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原文 回答。(2分)
(2) 当学业遭遇挫折时,总有同学把责任推给客观因素,结合《送东阳马 生序》和《进学解》两个片段,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临沂市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 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乙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 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 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